跟进优势辅导案例
嘉宾:小塔
小塔小介:游戏爱好者,互联网产品经理,也是一名优势教练。小塔的才干主题以“战略思维”和“影响力”为主,理解能力强,表达从不缺词汇。前十大才干有4个思维、5个影响力,一个建立关系是“伯乐”,执行主题一个没有。强大的自信+行动主题,小塔总是对新项目、创业充满热情。
教练的话:小塔的优势我们之前曾经一起讨论过,所以这次辅导,我并没有再去直接对才干主题做认知和欣赏,而是直接从小塔近期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开始。但在辅导过程中,小塔的才干特质一直在我心中,我期望从才干的视角启发小塔做出他所期望的选择。
此外,从教练技术上看,当我回顾这个案例时,也有一些对作为教练的反思。在这个案例中,我发现我的辅导风格明显受到自身才干的影响。我在影响力和战略思维领域才干较多,作为教练,尤其是在辅导非常熟悉的小塔时,我几次控制不住自己想要为他出谋划策。这个案例是我几年前的一个案例,或许不是最佳的示范,但感谢小塔愿意把这个案例与读者分享,这次辅导的效果也得到小塔的认可。这让我想起优势教练培训课上引起大家争议和讨论的一个教练案例。那是盖洛普的一位资深美国教练,她的风格就是非常直接的、引导性的,大家都觉得她的风格与教练的标准要求不相符,但那个案例中的客户也明显受益于当时的辅导了。
当然,我引用本案例的目的不是要说明这种风格的效果,而是希望给大家看到两点:一是在优势辅导过程中,当客户率先抛出一个问题时,我们不需要回避,或者硬要扯到才干上去说事情,因为无论哪个教练,核心是辅导人,而不是他/她的报告。但作为教练,对客户的才干以及才干可能会如何影响其感受和选择,要有洞见,并能够迂回到最本质的才干上来,帮助客户明白他/她的成就来自才干,纠结也来自才干。如何做出人生中的每一步选择,也要照顾到才干的需求。二是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让大家看到教练在自我才干的管理上也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在不断成长,无论是对才干的管理,还是教练技巧。希望新手教练可以对自己有更多一份信心,允许自己在某个阶段存在不完美。
表8-2是小塔的领导力才干。从才干分布可以看到,小塔的大部分才干分布在影响力和战略思维领域里。他也的确是这样一个人,非常有远见,思维跳跃性强并有很多奇思妙想。大学时他就开始尝试创业,工作后他也选择进入非常时尚的电竞行业。他内心有非常强的个人能量宇宙,并一直努力追求最极致的成功与认可。在本次优势辅导中,小塔在战略思维领域的才干也充分得以体现,但他最终的选择更多地反映出他的影响力才干的需求。
表8-2 小塔的前十才干

下面将呈现我与小塔的辅导实录。诚挚感谢小塔愿意并勇于与大家分享!
(开场白省略)
教练:小塔,我们已经很熟悉你的优势报告了,那么,在我们的辅导开始之前,我想知道一下您有什么特别想要了解的,或者您有什么希望更为有效地利用我们这45分钟辅导的想法吗?(注:直接从问题开始)
客户:对,我最近刚好赶上一个问题,正纠结着怎么办呢。是这样的,我们准备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我们部门大领导要去那边带这个部门,我们的人基本上都要去这个新事业部,目前上层还没有确定由谁来接我们目前正在做的这个项目。我目前在这个项目上做得其实还不错,如果坚持下去,也会有不错的成果。我在犹豫到底跟着走还是留下来继续做。
教练:那么有多少人会跟着去新事业部?
客户:我这个圈子的人基本上都走。
教练: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或者从团队工作的熟悉程度上来讲,肯定是跟着你的团队,跟着熟悉你的人、欣赏你的人一起走是最好的。但是从眼前的成果来看,现在这个已经有成果的项目对你来讲就更加实在一些。如果跟着新团队走,能否取得成就,能否干出事情来,且像现在这样干得这么好,这个是不能确定的事情。是吗?
客户:对。
教练:然后如果……
客户:就是它如果干得好的话就会特别好,但概率不是特别大,我觉得。
教练:为什么呢?
客户:因为这个领域里面本来就很难,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个日获有500万的手机社交产品出来了,但它有一个局限性,即它是基于游戏社区这样一个基因发展起来的,所以用户都是玩某一款游戏的玩家,要打破这个界限,让普通人也有一个理由来用,跨出这个坎是比较难的。虽然我们眼前这个东西看上去还不错,有500万的日获,但是如果想要发展开的话确实是比较难的。一个是外围的大环境,这个游戏在2014年达到一个巅峰,就是说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超级多的用户。但是这个巅峰过了之后,它其实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了,因为同类游戏的竞争会越来越多,相对来说它不会再有那么强的一个持续的增长爆发。然后在这个极限上面,我们PC端上的工具类的软件,最高达到2 000万的日获,所以这个里面只有一部分的人会用我们的手机端,因而这个东西就会框住用户群的范围。明年我们的目标要做到1 000万的日获,其实这个游戏的用户不超过60%,我觉得这个目标按现在来讲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包括领导的眼里也是没有的,只是说我们会有钱、有人去探索,去尝试。但是我觉得这个跟我自己去做创业的风险差不多,只是不需要我们自己出资而已。
教练: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你曾经多次创业,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你曾经向往做的事情呢?(注:我对客户太了解了!)
客户:是的,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我曾经向往做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做成了的话我能够取得一定的战功,或者是被推到前台及被关注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其实这个也是我之前考虑的,因为我原来是一个垂直领域中的一个比较狭窄而专业的人员,我之前做的都是针对游戏这一块的一些电商类的东西。但是在电商里面它不是很主流,在游戏里面也不是很主流,如果有人需要做的话就会发现我是比较专业的,我能够去做这样的事情,且能带来成果。但是在互联网社交的环境里,对我的认同度不会太高。这个就是我心里面比较纠结的一个点。但是如果我现在去做这个新产品的话,即去负责手机盒子这一块产品的话,就会让我转型,等于让我变成能做这个主流的社交软件的产品经营,由我负责一个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日获的一个移动社交软件,这能够让我得到社会公认,我比较看重这一点。
还有,这是一个创业的过程,如果能行,当然回报也是比较丰厚的,且积累的人际关系也不错。一起过去的老板,就是我们20个做技术的人里面加上这边的一些领导,他们原来在公司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成了新富豪。我会觉得这是一件蛮美好的事情,(笑着说)所以当时是做了这个决定,不过这两天又有点纠结。
教练:好的。我觉得你的分析我是非常理解的。从你的优势来看,你的思维能力,包括“战略”“分析”,以及“前瞻”都是非常强的。所以当遇到这样一个选择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分析,尽管你现在仍在犹豫。那么你之所以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它的原因是哪些呢?(注:关注到客户很多影响力方面的才干,我希望求证追逐梦想的力量在这次决策中会起多大作用)
客户:我之前曾经多次创业,只是以前创业的那些事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盘子有多大我是很清楚的,所要做的是如何去得到这个盘子,或者把这个事情做成功。而现在这个事情呢,因为现在互联网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日新月异,我的领导肯定是有一个想法的,如果能够探索出这条路径,那么它的收益一定非常大,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教练:大家都没有把握,或者说不知道要多长时间、要走多少弯路才能探索出比较好的一条成功之路,而且是在其他人之前先探索出来,先有它的市场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梦,而且它的成果也是非常诱人的,只是这个道路可能有点艰险,有很多未知数。那它为什么会吸引你呢?你觉得自身在影响力方面的才干会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吗?(注:继续求证影响力的需求有多大)
客户:是。我其实能肯定的是这个事如果成功,我会有非常高的成就感。我顾虑的一点是,以往创业或是做什么,都是我在领头,我在调动他人,然而现在在实际参与创业的过程中,是首批的元老在领头,相对来说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这个时候我就会特别想要寻求安全感。目前这个项目我只能打到70分。
教练:嗯,没错。我想有这样的一种顾虑也很正常。作为领导来讲,他其实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在做一件看不到边际的事情……那么他做这件事情是主动的,还是……(注:后面从其他现实因素引导客户分析这个选择)
客户:主动的,他之前有跟CEO聊过,现在基本上能确定下来先由独立的一个事业部去做,然后要看董事会决定是不是同意他把这个事业部买下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
教练:噢,这样。你从他们这些行动中看,他对这件事情很有决心吗?
客户:对,我们老大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对自己人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这么多人一直愿意跟在他身边,不是因为要有一个成果,也可能不是一个效益最优化的选择。而是情感层面占比很重,都觉得他是好人。
教练:那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目前去他那里的工资情况怎么样呢?
客户:工资的话可能不会比现在少。
教练:如果是这样的话,短期在工资上的损失不存在,那么如果项目不顺利,会怎样呢?
客户:我跟身边所有同我们老大比较熟的人聊下来的感受是他绝对不会亏待我们。
教练:我听下来觉得其实有利因素还是有很多,对吗?
客户:对。这可能也是我最初就做了去的决定的原因。
教练:回过头来,我们也看一下,假如说你要走了,那么你手上这个项目,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更好地交接善后呢?或者有什么好的方法处理这个事?(注:引导其思考对另一个选择的善后处理)
客户:对于要交接这件事,我想可以把对这个事情的一些构想、展望形成一个书面的东西,找一个机会去跟我们老大做一个沟通,让他了解我对这个项目付出了多少努力,同时也让他知道我对这个项目是有信心的,而且是非常热爱这个项目、舍不得离开的,如果我还在的话相信这个项目会做得非常好。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我将这个项目交出去了,我会感到我得到了认可。另外,如果说一旦将来新接手的这个人做得不够完美,我的新项目也不顺的话,也许还有机会回到这边来。
教练:对,我觉得这样一个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将这边处理好了,去到新项目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会觉得更加安心、更加踏实地跟着新团队去做一些事情呢?
客户:其实我做原来的项目,可能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不会有做这个新项目来得那么丰富,因为那个毕竟是自己熟悉的一个套路,就是属于怎么把它精益求精地、按时间去推进,抓住一些机会不去犯错就行了。我个人觉得我只要不犯错,它就能再翻一倍。
教练:你本身也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说,一个正在结果实的项目突然间让给别人,或者说把它转出去的话,对你来讲真的是一个很难的选择。(评:客户对现在手上做得很顺的项目仍有留恋,其实是对该项目即将带来的影响和荣誉的渴望,这仍是他的影响力才干的需求)
客户:不过从长远的角度看,好像是新项目有更多可能性,路会更宽阔一些。跟你聊了之后,我自己也在梳理,一起去的这些大佬,如果他们的人际圈子我能够拓展进去的话,我整个人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和老大坐下来一起喝茶,对吧。(笑)(评:新项目虽然还没有起步,但一旦成功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更多的荣誉,这是她所以纠结的原因。归根结底,无论做哪种选择都是“影响力”才干的需求要得到满足。“战略思维”才干则在分析这两个项目的影响力大小上起到辅助作用)
教练: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谈到的眼前这个选择的可能,你是觉得这两者选择后面一个可能更有助于你向梦想靠近,但眼前可能会牺牲掉一些东西,是吗?
客户:嗯,确实是。
教练:作为教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一直听到你非常战略性、前瞻性地去想你到底应该怎样走这条路,或是选择这些路。而且我也能够看到你对自我的追求和对他人认可的追求,以及对能够拥有一个自我展示平台的渴求,包括你能不能放下现在已经做得比较成功的事情,其实也是你对自我影响力的一种追求。此外,你对到了新的团队里面取得成功后的种种可能的分析,其实还是对自我的一种追求。你追求的是一种作为一个非常优秀人士所能够获取的影响力。你感觉是这样吗?(注:让客户更加了解自己的才干,以及才干带来的驱动力量)
客户:是的,将“追求”排在前面我觉得是比较准的,这几年我意识到我有时候太好出风头,所以会刻意地让自己隐藏这一点,这样人际关系会好很多。
教练:你的“追求”虽然没有在前十位,但也不是很靠后,另外你在影响力维度的其他才干,如“竞争”“完美”“自信”,都会促使你希望得到认可。只是单从“追求”本身来讲,它更多的含义是,我要让人记住我,但这不是我的目标,而是说我要实实在在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因此人们记住了我。就是你的重点在前面,而不是在后面。所以最终你一定要得到认可,只是说到底你看到的是人们的认可还是你自己的成就。这个是区别。但是无论如何你最终都是做出了成就的(注:在优势辅导中,为了澄清某些概念,一定的教育是需要的)。
客户:真的,我在做任何一个新产品的时候,都会想能帮到多少人,能够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一点,这让我觉得特别有干劲,之后我也会通过这种方式去激励团队的人。
教练:是的,实际上我们的报告只是一个参考,更重要的是你觉得这是不是你。
客户:我会觉得我对于好面子这种东西有抵触,因为从小我家里人都说我喜欢出去炫耀,然后我对这个东西就是在潜意识里就产生了抵触。也许没有想刻意回避它,但是我想我会不自觉地回避,比如说本来应该选择第一个而我选了第二个,就是这样。
教练:明白。
客户:因为从小被这样教育是不好的,我从小就被这样教育,就是都很看不惯。
教练:好的。我们的优势就如同照亮我们前行的灯一样,我知道哪个灯在最亮的那个位置,然后我们只需要把它放在后面一点,它只是在我心里亮着,不给别人看见,但它仍然是你最亮的那个。
客户:是的,我心里其实知道。
教练: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只能聊这么多。稍微做个总结,我们大约讨论了两种不同选择的得失利弊,也连接到你的才干以及才干后面连动的内在需求,希望今天我们一起的梳理对你在做选择时能有一些帮助。
客户:嗯,相当有帮助!我这个人虽然平时自己也会想,但跟别人聊会帮助我想得更全面。跟你聊了之后,我现在很清晰了(笑了)。
教练反思
辅导小塔是一个直接通过优势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问题是他目前面临的一个选择,我的目的是帮助他做出最适合自己优势发展的选择。
在这个辅导中,让他清楚自己在做出选择时考虑哪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他的优势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什么优势在驱动他作出这样的考虑,这是辅导的一个重点。因为一旦明白底层驱动,也就明白什么是不可辜负的。在这个案例中,小塔的影响力优势一直是他的主要驱动力。
另外,我也借用了一点高绩效教练的GROW模型(目标、现实、选择、意愿),在帮他厘清现实中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后果时使用了“现实”部分的一些技术,在后面做出选择后如何处理另一个备选方向时,使用了“选择”和“意愿”的一点技术。但总体上,还是以优势辅导技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