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序 言

住院医师培训是临床医师成长的特有阶段,是提高实际诊断和治疗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其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掌握与患者沟通技巧的有效平台。1988年,上海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率先开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2010年,为了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总体工作要求,上海市颁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取得双证(医师执业证及住院医师规培合格证)上岗制度,标志着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在上海建立并正式启动。上海市规培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通过顶层设计和多部门合作参与,首创在全市公共平台上建立“行业内社会人”的培训模式、启动住院医师规培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制度,即“四证合一”政策(研究生入学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相结合、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率先探索建立“5+3+X”人才培养模式)。自2010年规培政策实施以来,上海市已审核批准了50余家医院成为正式规培机构,招募了近1.9万名住院医师。上海市的规培工作为全社会培养了青年医师,这有助于提高上海市各级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分级诊疗工作的有效实施。客观、公正的外部评估有助于管理部门更正确地掌握规培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现存问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葭燕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从2014年起采用横断面调查与队列跟踪(2014~2016年)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2010年规培政策出台以来的实施成效进行了外部评估研究。在为期3年的评估过程中,课题组共收集了近5000份问卷、召开了10余次讨论会和专家咨询会、访谈了近20位关键知情人。此外,基于这些大量的实践工作,课题组也形成了人才培养类项目的评估理论框架,设计并完善了5份相关调查表。本书正是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总结和展现。

本书的研究结果对今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循证证据,同时对培训类项目的外部评估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框架。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外部评估的科学化、系统化发挥一定作用,供广大相关管理和研究人员借鉴。

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张勘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