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培内容的满意度
1.对医院规培内容的了解程度
94%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对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培情况和规培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表64)。这表明住院医师对于本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培和规培内容了解程度较高,或比较关注自身参与的这项规培及其进展情况。
表64 被调查对象对医院规培活动的了解程度
续 表
统计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的规培医师对“本院开展规培的状况”以及“规培的内容”,了解程度不相同。博士学历者对规培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本科与硕士学历者。本科与硕士学历者对规培的了解程度类似。
不同系统被调查者的比较结果显示,对本医院开展规培情况,不同系统被调查者的了解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65)。
表65 不同系统被调查对象对本医院开展规培状况的了解程度
H=8.714,P=0.069
对具体的规培内容,各系统被调查者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66)。交大系统的了解程度略低于其他系统。
表66 不同系统被调查对象对本医院规培内容的了解程度
H=12.869,P=0.012
2.对规培方式和考核形式的评价
专家专题讲座和出科考试作为规培方式和考核的重要形式。90%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专题讲座有帮助,认可程度较高(表67)。不同学历和不同系统被调查者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68)。
表67 不同学历被调查者对专题讲座的评价
ρ=0.014,P=0.514
表68 各系统被调查者对专题讲座的评价
H=8.458,P=0.076
对于出科考试,85%的被调查者认为“部分重要”“重要”和“非常重要”。不同学历被调查者的态度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博士认为出科考试不重要的比例为18%,高出本科生(11%)和硕士生(16%),态度较消极(表69)。
表69 在培医师对出科考试的评价
ρ=0.084,P=0.000
对不同系统被调查者进行比较,对出科考试持否定态度(“不重要”或“不太重要”)的被调查者在二军大系统占9%,远低于14.7%的总体平均水平。但是,中医系统该比例为18%,高于总体平均水平。交大系统和同济系统该指标分别为16%和15%,略高于总体水平,复旦系统为13%,略低于总体水平(表70)。各系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表70 不同系统被调查者对出科考试的评价
H=29.119,P=0.000
对不同规培方式的收获程度的评价,78.86%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技能实践”这种规培方式的收获程度最大,其次是“参加典型病例示教及讨论”“向高年资医师请教”和“跟随教授查房”。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规培方式。相比而言,认为“参加学术讲座”这种单纯的理论学习方式收获程度最大的人数只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3.14%。结果提示各医院应重视能给住院医师带来较大能力提高的规培方式(表71)。
表71 对不同规培方式收获程度的评价
3.对带教老师的评价
带教老师带教频率与住院医师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带教老师讲授业务技术和督促指导轮转记录和小结的频率,选择最多的是“每月定期1~2次”,各为45%左右(表72)。此外,在带教老师督促指导轮转记录和小结方面,共有4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从未有过”和“少于1次/月”,这表明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仍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表72 带教老师带教活动的情况
不同系统被调查者的结果比较显示,在定期讲授业务技术方面,二军大系统的老师带教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且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73)。在督促指导轮转记录和小结方面,交大系统的老师带教频率明显低于其他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74)。
表73 不同系统带教老师定期讲授业务技术情况
H=53.554,P=0.000
表74 不同系统带教老师督促指导轮转记录和小结情况
H=31.339,P=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