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同质化程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住院医师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满意度更高。鉴于此,未来建议进一步提供灵活多样的住院医师规培形式,如完善教学查房、临床示教等实践性教学制度,同时在传统的病例讨论等形式上,增加小组讨论、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亦可引入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交流平台,增强在培医师对于培训内容的接受度和培训成效。
同时,建议进一步开展对于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培训,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在美国的住院医师规培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为住院医师仔细讲解、传授和评估与病人的交流技能,并将沟通能力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重点考核内容。今后我国在住院规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培养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从医学教育和医师培养阶段入手,构建医患畅通沟通渠道,缓解医患矛盾潜在威胁。
此外,各地在开展规培工作的过程中,住院医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以上海市为例,市级层面规培政策明确提出,培养住院医师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对于规培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培养对象,科研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之一。只有拥有科学的研究能力才能对日常工作进行总结和提炼,才能快速有效地学习和接受前沿医学理念和技术。在住院医师规培过程中,建议在前期文献检索、综述撰写、统计分析等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相应工作和教学机制,为在培住院医师实际运用所学的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等相关科研知识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机会和平台。同时,应加强住院医师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训练其在临床实际过程中的科学思维及批判思维能力。
在完善住院医师规培形式以外,为进一步提升规培效果同质化程度,促进同质化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现提出如下4点建议。第一,出版各专业规范化的规培教材。我国首套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教材编写工作2013年启动后,已于2016年正式推出。各地应在全国规范化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规培细则,做到住院医师规培的本土化和整体同质化。第二,组织省级层面专家讨论,在各专业上形成统一标准,达到规培内涵的规范化。第三,参考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在年度住院医师培养计划制定工作中承担的组织和协调职能,充分发挥住院医师规培工作专家委员会在住院医师规培计划、培训标准及规培医师出站考核标准制定中的关键作用。第四,试点开展住院医师规培合格证省际互认工作,促进规培住院医师省际流动,避免住院医师重复培训及由此产生的卫生资源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