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
埃菲尔建造成功开口式回流风洞 自从1871年韦纳姆建立了第一座风洞以来,风洞和风洞实验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早期风洞采用开路式,容易受到干扰。埃菲尔(Alexandre Gustave Eiffel,1832—1923)将直流式风洞首尾相连,形成封闭回路。气流在风洞中循环回流,既节省能量,又不受外界干扰。普朗特进一步做了改进,建造了闭口式回流风洞。
1903年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创立火箭运动和航天学理论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Константин Эдуардович Циолковский,1857—1935)是俄国科学家,航天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宇航之父”。1857年9月17日,他出生在梁赞州的伊热夫斯基镇。8岁失聪,靠勤奋自学成才。1879年,他任中学教员,并致力于研究宇航学说,1935年9月19日在卡卢加镇病逝。
受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影响和激励,齐奥尔科夫斯基从1883年开始思考航天飞行问题,想象了多种高空飞行的方式。后来他受中国古代火箭的启发,认识到反作用原理是航天飞机唯一可行的推进方式。1896年,他研究喷气飞行器的运动原理,提出了远程火箭和行星际火箭示意图。1897年,他推导出在真空中火箭运动的方程式,即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1903年,他发表《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首次论证了将火箭用于星际航行的现实可能性,包括火箭运动方程、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质量比、宇宙飞船设计、失重、超重以及与载人航天飞行有关的问题,奠定了火箭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基础,这是航天学诞生的标志。1911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又发表《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的另一部分,连同1903年发表的文章在内,齐奥尔科夫斯基建立了较系统的航天学理论。
1924年,他提出多级火箭理论,第一个研究了从火箭到人造地球卫星的问题、关于建立近地空间站和星际航行的中间基地问题、在长时间宇宙飞行中的医学生物学问题,在火箭技术和宇航理论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09年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提出液体推进剂火箭设想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Robert Hutchings Goddard,1882—1945),现代航天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美国火箭之父”。1882年10月5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1908年毕业于伍斯特理工学院。1909年,戈达德根据理论分析,认识到火药火箭的局限性,提出利用液体推进剂火箭实现星际航行的设想。接着,他开始研究最佳推进剂组合问题,认为液氢液氧组合是性能最高的推进剂。1912年,戈达德开始试验火药火箭,研究改进和提高火箭性能的措施。1914年,开始利用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从事火箭理论和实验研究。1918年,戈达德受命研制新型火箭武器。同年11月7日,他在马里兰州试验了发射筒式火箭弹,取得了成功。这种武器在二战时改进成巴祖卡火箭弹。
1919年,他发表《到达极大高度的方法》,阐明了火箭运动的基本数学原理,论证了用火箭把载荷送上月球的可能方案。1926年,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且试飞成功。1929年在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兴建火箭研究试验场。1931年使用现代程序系统发射火箭。1932年首次用试验陀螺控制的燃气舵操纵火箭的飞行。1936年,他出版《液体推进剂火箭的发展》。1942—1945年任美国海军航空研究局局长,继续主持研制液体火箭,在火箭技术领域共取得212项专利,对美国液体火箭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先导作用。1945年8月10日,戈达德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病逝。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