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

1923年

美国开始空中加油试验 空中加油机是专门给正在飞行中的飞机和直升机(受油机)补加燃油的飞机。1923年,美国陆军的一架单引擎DH-48飞机在飞行中给另一架DH-48飞机用软管以自流方式进行了两次加油,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中加油试验。20世纪30年代中期,空中加油机由英国考伯汉爵士用于跨大西洋商业航空飞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中加油机大量装备部队。冷战时期,空中加油已成为核威慑的主要保障手段,空中加油几乎被所有大国用作向遥远地区部署轰炸机、运输机、战斗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空中加油机的运用,有效地增大了飞机的航程、作战半径、有效载重,延长了留空时间,可以救援故障飞机,有利于兵力机动,大大提高了航空兵的远程作战能力,因此备受各国的重视。目前空中加油装置有硬管式和软管式两种。硬管式加油速度较快,但对加油机和受油机保持相对位置的要求较高。软管式加油速度较慢,但对加油机和受油机保持相对位置要求较低,因而可为速度较慢的飞机和直升机加油。目前,加油机在远征性空中作战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阿富汗战争期间,由于美军在战区周围没有现成的基地可以使用,美军空中力量的使用极大地依赖空中加油机。今天,空中加油对远征型空军来说,不仅仅可以取得延长飞行距离的战略效应,还可延长战术飞机的滞空时间,成为现代战争中空中作战力量的倍增器。

空中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

1928年

国民政府成立兵工署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兵工署,同时任命张群(1889—1990)为署长。12月颁布《军政部兵工署条例》,规定“兵工署直隶于军政部,掌管全国兵工及关于兵工之一切建设事宜”,规定产品设计和制造重大事项、武器系统、产品测试等由兵工厂负责,地方政府不得干预,凡兵工建设涉及地方政府的重大事宜由兵工署直接同地方政府协调处理。1933年1月26日,俞大维接任兵工署长后,于1935年为兵器工业部设立总部、生产部、技术部、军械部等部门,并于1929年颁布的“兵工厂组织法”作为更严格的依据控制和管辖各兵工厂。兵工署成立后便开始对全国兵工厂的布局进行调整。至1932年,直辖的兵工厂有上海兵工厂、上海炼钢厂、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巩县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华阴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