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
西奥多·冯·卡门提出“卡门涡街”理论 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1881—196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力学大师,航天技术理论的开拓者,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1881年5月1l日,冯·卡门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02年毕业于约瑟夫皇家工业大学。1904年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1908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加入美国籍。他是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的创建人、首位主任,也是钱学森、胡宁、郭永怀、林家翘在加州理工学院时的导师。
1911年,在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的指导下,冯·卡门完成空气动力实验,研究边界层分离现象,提出了著名的“卡门涡街”理论。1926年阐明并建立“湍流”概念。1938年指导钱学森等人成立火箭研究小组,这个小组后来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的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1944年,他牵头组成科学顾问团,为研究火箭技术创造条件。二战后,他被派往德国考察火箭,提出研制导弹的计划。尤其他对振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963年2月18日,美国政府向他颁发“国家科学勋章”。1963年5月6日逝世。
德国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曾说:“冯·卡门是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远见卓识、敏于创造、精于组织……正是他独具的特色。”鉴于冯·卡门在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等方面的卓越贡献,美国国会授予他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
西奥多·冯·卡门
1914年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获得多级火箭设计专利 这种火箭是两级结构,采用固体推进剂。多级火箭的价值是能大大提高火箭质量比,从而能达到更大的飞行速度。
1917年
美国波音公司成立 波音(Boeing)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综合性航空航天公司之一,总部设在华盛顿州西雅图。该公司主要生产民用和军用飞机、导弹、航天器及其他相关产品,共有5个生产经营集团。导弹、航天产品的生产集中在防务与航天集团,其承担的项目有空射巡航导弹、近程攻击导弹、“民兵”导弹、国际空间站、空间站转运飞行器、月球车等。波音公司是空射巡航导弹、近程攻击导弹、“民兵”地地洲际导弹的主承包商,还是国际空间站第一工作舱的主承包商。1996年8月,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航天和防务分部被波音公司兼并,改名为波音北美公司,成为波音防务与航天集团的一部分,增强了波音公司航天飞机操作和卫星制造的能力。1996年12月,波音公司斥资133亿美元并购麦道公司,组建新的信息、空间和防务系统集团。
1919年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发表《到达极大高度的方法》 1914年,戈达德开始基于理论计算进行火箭研究。1915年,戈达德获得史密森研究院资助,进一步研究火箭运动理论。他考虑到了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变质量问题和火箭的质量比问题,通过推导计算出火箭达到期望高度所需的初始质量,又计算出了火箭的逃逸速度为11千米/秒,指出只有液体多级火箭才能达到此目的。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递交史密森研究院的报告,题为《到达极大高度的方法》。1919年年底,该院将其作为研究院论文发表。论文共分为四章:简化运动方程至最简单形式;常规火箭的效率;把一磅载荷送到大气层各个高度所需最小质量的计算;把一磅载荷发射到无限高度所需的最小火箭质量。戈达德在论文中建立了火箭运动基本原理,指出火箭必须达到8 000米/秒的速度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他还讨论了固体火箭以及利用固体火箭进行高空科学研究的问题。这篇论文是航天学的奠基著作之一。
1920年
中国创办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现哈尔滨工业大学 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成立。学校按俄国教育模式办学,成为中国近代培养工程师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成为全国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大学之一,此后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84年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院校之一,1996年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院校之一。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该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该校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门类。截至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设有19个学院,在86个本科专业招生,另设有威海校区及深圳校区,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截至2019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6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9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行列,其中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卫星,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研究、空间机械臂技术、星地激光链路试验等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攻克了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号系列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2013年牵头组建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启动的14个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