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图风水不足的补救、不救及所蕴含的忧谏
2025年09月26日
二、二图风水不足的补救、不救及所蕴含的忧谏
自然环境有时候呈现的格局,对人的生存并不是有利的,这就需要人工的调适。《千》与《江》就有补救的实例。譬如反弓水的岸上,因为会受到水流的冲刷,有坍塌的危险,就不适于人居。但我们可以看到《千》与《江》所画这样的地点的人居,都是用在水中打木桩,再在木桩上造水榭的方法来弥补这种不足(图6.7、6.8)。在水中打木桩,可以有效地疏导水流,防止冲击。这样建成的水上屋榭,既有景观作用,又可用作防护堤坝。
图6.7 《千里江山图》一处风水不足之补救
图6.8 《江山秋色图》一处风水不足之补救
总观《江》,无有不合风水者。但《千》卷尾有三处房屋,明显存在风水的瑕疵,却不予补救。头两处位于全卷接近尾段的土坡下,面南,面坡,背江,虽迎阳而背江风,但此地并非平洋之地,无法以枕水为龙,[22]显然属于倒栽葱之败局,不是宜居之地。第三处位于全卷尾段(图6.9),面向东南,背江水而居,同样迎阳而背江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迎面无案山,有两小山夹成的谷口冲煞,而且此处三座小山坐落不佳,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藏风包气。同样因为此地并不是平原,也无法以枕水为龙,所以,亦属风水之败局,不宜居住。
图6.9 《千里江山图》卷尾有风水问题的一处房屋
凭我们对此图的观察,如此三处不应是作者无心的写生,也不是疏忽,作者精通风水,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不足,显然绘出这样的风水败局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而且是在卷尾,必有弦外之意。作者想说的大概就是:在如此不宜居之地居住的人,一定是太不得已了,正所谓不得其所者。同样联系到此图高超的画艺与堂皇的气象,受画者应该也是君王,显然,作者在极力的歌颂祈福之后,也有所劝谏,请君王关注那些不得其所的人,正可谓劝百讽一,曲终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