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鱼不欢的秦始皇

无鱼不欢的秦始皇

有一个关于秦朝饮食的笑话——

现代人终于知道秦始皇为什么想长生不老了。

因为如果一个人从现在穿越到秦朝吃饭,估计要失望透顶了,来点西红柿打卤面吧,没有;炒个地三鲜吧,没有;吃些苹果、石榴吧,也没有……想想看,秦始皇这个皇帝中的皇帝能忍受得了这样憋屈地死去吗?

笑话总归是笑话,不过单就饮食方面而言,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餐桌上确实乏善可陈。但帝王毕竟是帝王,即使食材少,烹饪技法不够多和精,也得让他的御厨在有限的条件下变换着各种花样来烹饪。

嬴政登基称帝后,就有条件去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了,尽管物产不够丰富,他依然下旨让全国各地每年将当地好吃的东西上贡,只要是美食,不管是出自御厨之手的精美菜肴,还是来自民间的小吃,他都喜欢。

秦朝时可食用肉的种类并不少,狗、鸡、鸭、鱼、猪、羊、鹿等基本的都有。但始皇帝唯独对鱼肉十分钟爱,无鱼不欢,每日每餐必须有鱼馔。

但喜欢是一回事,帝王也不会像普通人一样饕餮,始皇帝对吃鱼极其讲究,不光是讲究味道,还讲究各种说法:比如用鱼炖汤,就是诅咒他下油锅;将鱼切段,就是将他碎尸万段;倘若让鱼刺扎到,那就更不得了,因为“鱼刺”就是“遇刺”的谐音。正是因为如此,宫里的御厨们一到做鱼时就如临大敌,个个胆战心惊的。

有一次,秦始皇吃鱼时被一根细细的鱼刺扎到了喉咙,他大发雷霆,立刻命人将那天负责御膳的主厨给杀了。事情一出,御膳房的一群人就更害怕了。第二天,恰好轮到一个新调来的厨师掌勺,做鱼时他又紧张又愤懑,就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在了鱼身上,用刀背狠狠地敲打着案板上的鱼,敲着敲着一些鱼肉片掉了下来,他又用刀剁这些鱼片,随着鱼肉成泥状,鱼刺很容易就从中分离了出来,正在这时,上菜的旨意下来了,这位御厨一下子慌了神,看着被自己剁得稀巴烂的鱼肉,不知如何收场。

秦始皇兵马俑   图中所选多为武士俑,即普通士兵,根据其服装可以分为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

“大不了一死”,这样想着,他便在鱼肉上撒了一些调料,随手揉成一个个小球球扔进了即将烧开的水中。鱼丸一被扔进去,就浮在了水面上,不一会就熟了,御厨赶快盛了一小碗,又加上些辅料,就让传菜的侍从端走了,自己则在厨房不安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不一会儿,皇上的口谕来了,让他去面圣。御厨心想定是出问题了,哭丧着脸准备接受惩罚。他到了之后,却发现皇上脸上很愉悦的样子,便放松了几分。

“这菜叫什么?跟我之前吃的鱼味道都不同。”秦始皇问道。

御厨本想回答“鱼丸”,转念想到“丸”与“完”同音,说不准会被降罪,就说叫鱼圆。

秦始皇一听非常满意,不仅味道好,名字也吉祥,将其列到了自己的美食菜谱中,之后常常点来吃,对鱼肉的喜爱也更胜从前了。后来,鱼丸便从千古一帝的食谱上传到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