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的外延——各类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的交流性传播
“主持”的外延主要是指主持不同节目内容的传播。譬如新闻类节目主持、综艺类节目主持、谈话类节目主持等。因为主持人在特定的节目中是相对固定的,要求与节目共同形成鲜明的风格。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不同,播音员并不被要求固定在某个栏目中,甚至可以实行轮班式播音。
主持人节目内容的专业性特点,要求主持人具有较为深广的与节目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主持人的知识储备和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只通过狭义备稿就可以完成的。在直接面对受众交流的过程中,主持人必须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一)新闻节目主持人
新闻节目要求主持人具有较高的新闻素养、较强的新闻敏感,能够准确把握新闻价值,迅速形成报道角度。他们往往是大众传媒的“旗帜”,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由于责任重大,新闻节目主持人主要由资深记者、新闻评论员来担任。譬如克朗凯特在《记者生涯》中回忆说:“在我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每天还做五分钟的评论……弗兰德利当上公司新闻主席后,建议我在每晚的《晚间新闻》节目结尾时也做个相似的评论。”事实上,创造“新闻节目主持人”这个概念的初衷,就是要选择一个在新闻报道的“接力赛”中能够发挥冲刺作用的新闻传播者。
(二)综艺节目主持人
综艺节目主要是以文艺内容为主的节目形式,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主持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主持人倪萍在谈自己的工作体会时说:“我的舞台素质好,受过严格的训练。山东艺术学院的学习和山东话剧院的培养使我有着很到位的舞台感觉……这种严格的训练方法对我一生的为人、艺术创作都有好处。没有那一段训练,就没有今天的我。”综艺节目主持人在英文中常用“Showman”来与其他类型的主持人加以区别。
(三)谈话节目主持人
谈话节目方兴未艾,内容也涉及方方面面。根据美国学者斯克特的分析,“在既包括信息性节目又包括表演性节目的众多谈话节目中,可以归纳出四大类型:新闻信息节目,杂耍喜剧访谈节目,人际关系、心理和日常生活节目以及为特殊观众服务的特别谈话节目”。如《实话实说》《对话》《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杨澜访谈录》等。颇负盛名的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主持的《拉里·金现场》就属于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这类主持人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通才练识、善解人意、妙语连珠。
(四)专题节目主持人
专题节目几乎包罗万象,根据节目的特定宗旨来设置相应的节目主持人。如体育节目主持人、气象节目主持人、读书节目主持人、金融节目主持人、法律节目主持人,等等。在英语中,这类主持人用“Host”“Master of Ceremonies”等来表述,常由与节目涉及的内容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担当。专家型主持人对节目内容阐述透彻、分析精辟、观点权威,深受大家的欢迎。
(五)对象性节目主持人
对象性节目都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指向明确。主持人和受众关系融洽,仿佛朋友一般。譬如,“孙敬修爷爷”“鞠萍姐姐”“董浩叔叔”“月亮姐姐”“红果果”“绿泡泡”就已经深入童心;央视《夕阳红》主持人黄薇、张悦成了老年人的贴心人;张越在《半边天》中已然成为妇女的代言人……作为对象性节目主持人,必须了解自己的对象、服务于自己的对象,才有存在的价值。
[1] 豪斯曼,本诺特,唐纳,等.美国播音技艺教程[M].王毅敏,刘日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2]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