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的关系

第四节 播音与主持的关系

虽然播音与主持的概念不同,但是它们却存在许多共同点。譬如,主持人在话筒前说话,就是“播音”。因此,播音不仅仅是有稿件依据的播音,还应该包括脱口而出的述评、谈话等语言现象。事实上,播音是广播电视中多种口头语体的表达方式。不仅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掌握话筒前的语言技能,记者在现场报道时也需要这种语言能力。之所以说“主持”是节目的传播艺术,是因为主持除了要运用语言传播以外,还要把握更多的非语言传播技巧。因此 “播音”不能涵盖有声语言以外的传播行为,而“主持”也不可能取代语言再创造的“播音”艺术。

从传播过程来分析,“主持”需要借助播音的语言表达手段,“播音”也需要补充主持的非语言传播方式。“主持”是目前公认的比较理想的一种传播方式,它不仅运用语言手段,还运用许多非语言手段,传播的信息量大,信息共享程度比较高。但不能因此武断地认为“主持人节目”是现在和今后广播电视唯一的节目形式。如果那样认识问题,广播电视也就无法发展了,节目就太单调了。一些概念是在发展中形成的,昨天被称为“播音员”,今天成了“主持人”,说不定明天又成了“网络秀”……但也许他们都可以被称为“媒介传播者”。现代传媒需要的传播者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以一种模式来强行规范。检验的标准就是社会传播实践,学科建设也必须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体系。只要我们发扬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主持艺术”必将成为学无止境的艺术宝库。

在广播电视中,播音和主持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传播活动。但无论是“播音”还是“主持”,都是一种传播行为,追求传播致效是它们共同的目标。这些传播行为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节目语言环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目的是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