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媒体播音语体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媒体播音语体

如前章所述,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从语境和语体的关系上,主要是语境制约语体,语体适应语境。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既不要把重大的事说得很随便,也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得冠冕堂皇。对于一些平凡的普通名词,不应加上一些漂亮的修饰语,否则就会显得滑稽……在表现情绪方面,谈到暴行时,你要用愤怒的口吻;谈到不虔诚或肮脏的行为时,你要用不高兴和慎重的口吻;对于喜事,要用欢乐的口吻;对于可悲的事,要用哀伤的口吻。”[1]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强调的就是根据场合、对象、目的、表达方式等差异做到语言得体。

随着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改革发展,节目形式日益丰富多彩,也随之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语言环境,出现了播读、阐说、谈话等多种广播电视新媒体语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