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陶原料的选择与加工

第一节 制陶原料的选择与加工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工制品。那时的能工巧匠制作的大量美观实用、技艺精湛的陶器,无论是用作蒸煮食物、收藏储存、汲水盛水、饮食炊用的器皿,还是捕鱼的网坠、狩猎的弹丸、捻线的纺轮、收割的刀、制陶的工具,以至后来的彩陶,无一不在显示当年高超的制陶水平,为人类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在新石器考古发掘中,陶器易破碎却不易腐烂的性质,使得它们成为发掘时常见的遗物。甘、青地区彩陶异常发达,所以在这一地区的考古研究中,彩陶始终是研究的重点。在陶器中,蕴含着大量的原始信息,透过其形制、纹饰的变化,考古工作者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各种文化的典型特征及演变规律,通过对制陶工艺的研究,可以了解并掌握技术改进的历程以及劳动分工等情况。通过对陶器与彩陶的综合研究,还可以提取到许多有关当时经济生活、生态环境和史前艺术的脉络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料。所以,考古工作者、美术史学者以及当代的艺术家,对陶器,尤其是对彩陶倍加关注,始终将其视为重点研究对象,社会各界也有一批彩陶爱好者对此情有独钟。

我国从发现第一批史前彩陶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考古工作进入了黄金时期,甘肃彩陶的发现遍及陇原大地,为我们揭示制陶奥秘提供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近年来,自然科学及现代科技手段大量地介入并应用于考古研究之中,使得对于陶器成分、颜料成分的确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高度,极大地促进了陶器和彩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