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复炫丽垂弧纹
垂弧纹是半山时期出现的纹样,使用率较高,由多层向下弯垂的连续弧形带纹组成。早期为单线垂弧,是由马家窑类型的水波纹发展而来的,属于辅助类纹饰,一般装饰在壶、罐类器物的腹部,主体图案的下沿一周。半山中期,垂弧纹绘制最为精细,多以红、黑两彩构成多层垂弧,每层一般由两、三条黑色垂弧带加一条红色垂弧带组成,并在黑色垂弧带纹的上缘绘黑色向上的锯齿纹,构成繁复绚丽的花纹带。半山中晚期出现垂弧锯齿纹,垂弧跨度较大,一件器物上一般只绘两组连续的垂弧纹,先用两、三条红色带绘垂弧,再于空白处填月牙形黑色垂弧带,并在黑色带的上、下缘加锯齿纹。这种构图多装饰在单耳壶或高低耳壶上。马厂时期的垂弧纹是半山类型的延续,但不如半山的精细,构图比较简单、粗犷。

垂弧纹双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