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意见(一)

专家推荐意见(一)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大量开展,元代墓葬资料的积累日益丰富;同时由于文献资料的相对缺乏,元代墓葬资料在史学研究中的意义也更加重要,对于研究从宋以来几百年间北方地区多民族文化并存的特点和不同族属间文化交融的特征有着独特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蒙元墓葬进行了探讨。然而,迄今为止,中原北方蒙元墓葬的整体时空框架并未真正建立,一些局部的研究并不能解决民族特色和文化交融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随葬品和墓壁装饰的总结,达到对墓室空间安排和功能的复原,以及对丧葬习俗和葬祭文化的探讨也亟待深入。这种种局限,呼唤着大范围、长时段、多视角综合研究的开展。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调查发掘资料,蒙元墓葬展开大范围、长时段的综合研究,建立起有序的时空框架,是当前元墓研究,乃至整个宋元明考古中亟待开展的课题。其中时空框架的建立是当前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亦是论文最具价值的创新领域。论文较为全面地收集了中原北方地区蒙元时期的墓葬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对比研究,综合考虑地域文化、人群特点、地理形势和政治冲击等多种因素,将中原北方地区划分为四大文化区,分别是:长城以北和燕云地区、中原地区、山东地区和洛水-渭水流域,体现了蒙元时期各地区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特征,建立起大区域内蒙元墓葬的有序时空框架。这一框架不仅清晰揭示了不同区域蒙元墓葬的文化面貌和阶段性变化,也比较了元墓与宋金墓葬在葬俗葬制上的异同与沿革。

同时,论文力图打破传统墓葬研究“就物论物”的局限,探索物质资料与文献史料结合的研究模式。历史学关注宏观叙事结构下的国朝大礼;而丰富考古墓葬资料更擅长阐释“眼光向下”的臣庶墓葬礼俗。该文充分利用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的优势互补,在墓壁装饰与墓室空间的探讨中,通过对墓主形象、奉茶进酒、东仓西库等壁画题材的阐释,勾勒出文献鲜少涉及的士庶葬礼轮廓,为宋元阶段家礼普行和礼下庶人的礼制深耕现象提供了生动注脚;而宋元墓葬中仿古礼器和茶酒时器并存的特点,更是宋元社会“循古之意而勿泥于古、适今之宜而勿牵于今”之文化建设在墓葬文化中的具体阐释。

无论是涉及材料的时空广度,还是分析层面的深入程度,论文成果均推进了当前蒙元墓葬研究的整体认识水平和研究深度,推动了学界对宋元时期葬祭文化、社会信仰和制度建设领域的深入探讨。其学术探索无论是对丰富葬俗制度的研究实践、还是推动宋元明考古的专题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些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历史时期葬俗考古的研究实例,提高当前宋元明考古整体认识水平和研究深度;其在研究思路上的探索,亦可为宋元阶段社会信仰、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img

2018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