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济南为中心的仿木构砖石室墓
2025年09月10日
第一节 以济南为中心的仿木构砖石室墓
从当前发现的墓例看,山东地区最普遍、最具区域特点的墓葬类型,当属装饰华丽的单室砖雕壁画墓。与中原和燕云地区变动多样的墓室形制不同,山东地区长时段内一直保持了圆形单室墓的墓制传统,面貌十分统一。此类墓葬基本为南北向,墓门上方多装饰有仿木构的建筑构件或门楼,墓室周壁用砖砌筑倚柱,从而将墓壁划分为多个独立空间,每个空间以雕砌门窗和家具作为主要框架,再辅以人物和花卉题材,构成固定的场景,如墓主人夫妇对坐、粮仓帛库、侍女添灯、妇人启门、车马出行等。仿木构建筑相对复杂,由倚柱、阑额、普拍枋和斗拱构成,正壁及左右侧壁常常做出高大的山花向前式门楼。墓顶以穹隆状为主,中心多为莲花藻井,镶饰铜镜,四周雕绘流苏垂饰和币串。这一墓室装饰布局自北宋中期确立后,虽历金元之变而固守传统。直至元代中后期,这种长期沿袭保持的墓葬格局才逐渐被打破,不仅方形砖石室墓开始出现,圆形墓的装饰布局和手法也发生了变化:壁画比重逐渐增大,孝行题材大量应用,以往基本居于侧壁的墓主夫妇对坐图也出现了居中表现的情况。元末阶段,多室壁画墓打破了单室墓的单一格局,成为元末明初山东地区重要的墓葬类型,而燕云和中原地区盛行的屏风题材和茶酒供奉场景亦开始对当地墓壁绘饰产生影响。
从目前所见的墓葬材料看,山东地区蒙元时期的仿木构砖石室墓大致以延祐年间为界分作前后两期:前期基本沿袭了宋金以来的墓葬格局,政治更迭对墓葬面貌造成的影响十分微小;后期则明显表现出旧传统的裂解和新因素的出现,不但墓葬结构大有变化,装饰手段和题材使用也体现出新的阶段特点,墓葬面貌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