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站设备准备
(1)地面站硬件设备的连接
地面站硬件设备主要是指地面站,它具有对自驾仪各种参数、舵机及电源进行监视和控制的功能。飞行前必须对其进行测试。将无人机地面站硬件设备放在工作台上,打开地面站的电源,准备好无人机地面站检查项目记录表格,逐项检查无人机地面站硬件设备的连接情况。
(2)地面站软件
不同的地面站软件界面略有不同,在地面站软件中,一般可以完成的功能有:
①飞行器实时信息的显示。
②飞行计划航线设置的功能区以及比例尺的显示。
③位置信息显示和地图种类选择。
④模拟状态的飞行软件选择、数传电台的数据传输情况,如图5-3所示。
图5-3 地面站显示屏
⑤焦点飞行器实时姿态、速度、高度等飞行参数显示。
⑥地图区是屏幕中间最大的部分,用于观察飞行器姿态、航线设定、实时飞行控制等。
【课程育人】
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2D)或三维(3D)形式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他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现阶段地图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数学法则(即模式化)、符号化、抽象化反映客观实际的形象符号模型,或者称为图形数学模型。
我国史书中早有地图有关的记载。《周礼·地官·土训》曰:“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郑玄注言:“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战国策·赵策二》曰:“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史记·刺客列传》曰:“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宋周辉《清波别志》卷上曰:“上命取地图视之。”陆定一在《老山界》中写到:“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地图之学,中国自古重之。《史记》《汉书》明言舆地图者甚多;晋裴秀自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以当时四十七节镇为标准,每镇篇首皆有图,但俱佚不存。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有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绘地图二幅,其次为现存西安碑林之刘豫阜昌七年刻石的《华夷图》与《禹迹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地图相关的领域中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
①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设备在制图中广泛应用,地图不再限于用符号和图形表达在纸(或类似的介质)上,它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于磁介质上,或经可视化加工表达在屏幕上。
②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卫星遥感影像,这不但给地图制作提供了新的数据源,还可以把影像直接作为地理事物的表现形式,同时把人们的视野拓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
③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声音等都可以成为地图的表达手段。
在《多种语言制图技术词典》中,地图的定义是:“地球或天体表面上,经选择的资料或抽象的特征和它们的关系,有规则按比例在平面介质上的描写。”国际地图学协会(ICA)地图学定义和地图学概念工作组的负责人博德(Board)和韦斯(Weiss)博士给出的定义是:“地图是地理现实世界的表现或抽象,以视觉的、数字的或触觉的方式表现地理信息的工具。”也有学者简单地将地图定义为“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表达”,“地图是信息传输的通道”等。显然,这些定义关注了地图作为地理信息表达工具的功能,突出了数字制图环境下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也考虑了地图向其他天体的拓展,却忽视了地图的基本特性。从现代地图学的观点出发,可以这样来定义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通过制图综合所形成的信息,运用符号系统缩绘到平面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田德森《现代地图学理论》)。”
以上定义主要研究的是模拟地图,是以地图符号的形式表达在纸上的地图。由于地图制作工艺已从传统的光化学—机械方法转变为全电子的数字制图工艺,在此还必须介绍另外两个新的术语:
①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②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
不管是数字地图或电子地图,它们都是地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基本特性是不会改变的。
思考题
1.规划无人机航线时应注意什么?
2.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