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安全飞行
(1)飞行环境要求
四旋翼无人机飞行环境要求如下:
①尽量选择平坦地面起飞和降落。
②在起飞前,确保飞行场地周围无闲杂人等,无人机飞行环境内无大型障碍物,飞行远离人群。
③恶劣天气下禁止飞行。
④选择开阔、周围无高大建筑的场所作为飞行场地,避免飞行中发生碰撞。
⑤飞行时,保持视线内控制、远离障碍物、人物、人群、树木、水面、高压线等。不要在禁飞区飞行,如机场、部队驻地附近。
(2)飞行检查和注意事项
无人机飞行作业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前期无人机检查工作不够仔细。无人机上面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在飞行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因此,在飞行前应该做足检查,防患未然。
1)通电前
①检查螺旋桨是否完好,是否安装结实,螺旋桨正反是否安装正确。
②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安装结实,线路是否正常。
③检查电池是否有破损、胀气、漏液现象;测量电压是否足够。
2)通电后
①电调指示提示是否正确。
②各电子设备有无发热现象。
③指示灯是否正常。
3)预飞行
轻推油门,观察各个螺旋桨是否正常转动;进行前后左右、自旋测试,观察无人机飞行是否正常;检查遥控器舵量是否正常。
4)飞行中
①应时刻清楚无人机的姿态、飞行时间、位置及其状态。
②确保无人机和人员处于安全距离,否则进行调整或降落。
③确定无人机电量足够其返航及安全返航。
④若无人机发生故障,要首先确保人员安全。
5)飞行结束
①无人机降落后,确保遥控器锁定,切断接收机端各类电源,再切断发射端电源。
②检查电量、无人机和机载设备。
③相关设备放置得当。
【课程育人】
建党节的由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代表有:李达、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主义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陈独秀的派遣参加了会议。另外,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会议。李大钊和陈独秀都因当时有事无法脱身而没有参加党的一大。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7月1日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辰纪念日。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又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召开的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辰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辰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虽然党的诞辰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思考题
1.模拟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模拟飞行与实际飞行存在哪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