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不贰 ——辽代的越境之举》简介
《忠贞不贰 ——辽代的越境之举》这本书是由创作的,《忠贞不贰 ——辽代的越境之举》共有51章节
1
前 言
本书致力于重新描绘一个部分是因距离,但主要是被历史涂抹得面目全非的世界。全书主要讨论的是选择:对忠的选择、对认同的选择、对解释的选择,以及人们面对纷繁变乱的时代...
2
导 言
今日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无可辩驳的,但这不应使我们认为中国及其边界从古至今都必然如此。当安禄山于755年起兵反唐时,中华帝国就曾分崩离析。 (1) 要知道...
3
第一部分 边界、分界线与越境者———概念与背景
...
4
第1章 你不可由此及彼——概念反思
现代社会对历史的认知已经不可抗拒地被民族国家的概念框住。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统治者、将领、僧侣和政治家恐怕并不认为现今重要的问题在当时也同样重...
5
民族主义的概念范畴
发端于19世纪的民族主义基本理论,通常认为边界是界定一个主权国家与其他相似政权之间疆域范围的标志。而这些政权所辖,至少有一个不管是通过血缘还是人为构建的“族性统...
6
一些定义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详细说明边疆和越境的确切含义,但现在明确两者的概念对研究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边界、边疆、分界线正逐渐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但每个词的含义仍不明确,...
7
边界:领土与权力
在现代,权力的分配主要是以领土为基础的,但也并非总是如此。我们不将领土从权力中分离出来,并且不去调查而只是假定两者关系的属性,是无法理解10世纪的。我们所面临的...
8
与族性相关的问题
在民族国家观念占统治地位的现代世界里,国家的边界观念与族性观念(也就是民族)密切相关。虽然对边界观念重新进行细致的考察有助于对前现代问题的研究,但是族性观念才是...
9
忠的问题
如果族性不适合作为此时社会的构建原则,那么现在来讨论一个对10世纪的人来说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忠诚或忠,也许更为有用。11世纪的史家提出了忠的概念,他们坚定地要...
10
史书编纂中的边界与10世纪的文献
当我们尝试探究10世纪对边疆和越境者的看法时,由于10世纪的文献相互承袭,史源错综复杂(参见图1),因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这些难题表明我们的研究必须要面对这...
11
第2章 生与死——忠的概念和运用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 如果现代所用的概念不足以解释10世纪的越境者所做的决...
12
一个新概念:公元前1000年忠的概念
从强调服从君主是臣僚责任的思想,跨越到强调在君臣之间构建平等关系的思想,关系型忠的概念跨度极大。这一概念的一端是以君臣间等级差异为基础的,另一端则是以君臣间彼此...
13
汉代的选择方式
简而言之,汉与之前的秦最主要的是创造出了公认的中央集权,这使得臣僚失去了选择效忠于别处的机会。虽然在楚汉争霸之际,臣僚的选择如火如荼,但刘邦的胜利再一次关闭了选...
14
汉代以降的理想与现实
虽然汉隋之际为实践忠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但是在浩瀚的资料面前,我只关注一部作品。 (38)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简称《家训》),是这一时期流传至今最著...
15
唐代对忠的一系列解释
然而,在此之前,隋唐已取得突出成就,发展出一套与那一时期相适应的对忠的实用性解释。唐代对忠这个问题的态度值得深入探讨,但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无法展开。 (47) 不...
16
五代时期忠的思想
《旧唐书》编纂于后晋(936—947),其《忠义传》中所载的官员,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代的忠提供了相应的素材。虽然纂修者所据的是唐朝的材料,但他们最终决定了谁可以...
17
北宋的史书编纂:一个实质的变化
根据以往的模式,我们期待宋朝的统一使理想主义型的忠重新成为实践忠的一种主要方式。实际上,虽然人们仍然可以隐逸,而且12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明显增多,但当时那些聪明的...
18
结论
在此,对忠的概念的变迁所做的研究,展示了在一个高度灵活和不断变化的框架内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忠利用天命改朝换代的思想,使得改投他主合法化,忠的这一面已得到了特别...
19
第3章 跨越边界与边界的移动——第一批辽南人
这种相互联系的架构很脆弱,需要时时调整与重构来保持它的平衡。 ——西蒙·麦克莱恩(Simon Maclean),《亲属与政治》(Kinship and poli...
20
越境的类型
根据选择的自由程度给越境分类。但是如何去界定这些非常模糊的东西显然是个问题,加之相隔久远而且常常资料阙如。 (7) 即便如此,确定越境的动机通常也是可能的。 “...
21
10世纪早期的分裂与选择
9世纪末至10世纪30年代,是一个政治纷繁剧变的时期。在此必须对这种纷繁剧变做一个简单的叙述,但我们不打算对它展开全面的讨论,我们要阐释的是政治边界的流动性与个...
22
10世纪中叶的联盟与战争
在10世纪中叶,后唐与辽两个依然存在的政权不断扩张,这就要求在双方之间建立一套以辽占主导的新的关系模式。 (24) 政治中心越来越少,对于势力较小的将领来说, ...
23
10世纪后期的战争与国家的形成
后周的统治者以及后来的北宋统治者,比先前更加关注他们北部边界的位置。 (39) 他们在版图上投入了新的精力,明确了忠的边界。这些政策的效果不仅体现在越境的总体比...
24
其他的越境方式
我们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越境行为,也就是人们抵达辽后,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什么。对于自愿越境者和统治阶层中的个体而言,可能由越境带来的结果已成为他们做决定的一个因...
25
文化类型
正如第1章阐释的,本书的前提是族性在这一时期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然而,因为有太多史书讨论“汉人”与“非汉人”的对立,所以有必要结合以上术语来简要讨论一下我们使...
26
第二部分 为辽效力———人生
...
27
第4章 边疆地区的忠——缔造者与儒家
一些年后哈拉尔德国王给[哈铎尔(Halldor)]带去一条消息,让他回到挪威与他待在一起。国王说将给予哈铎尔和以前一样的荣誉,并且如果他接受邀请回到挪威的话,王...
28
为辽效力
韩延徽的材料相对较少,有些还不可靠。 (1) 《旧五代史》甚至都没有他的记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 (2) 中也只是对他做了简单的勾勒。但是欧阳修还是值得称道的...
29
在辽的早期成就
相反,韩延徽的到来和他在辽初的成就被认为相当重要,以致在四种文献中被记载了七次。 (9) 所有人都认为刘守光很可能是在907年派身负重任的韩延徽 (10) 去与...
30
离开与返回
韩延徽取得的成就、肩负的重任以及对阿保机的依恋,以上这些东西正在变为过去,因为在征服诸部和安居汉人之后,韩延徽向南“逃奔”到李克用之子、后来成为唐庄宗的李存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