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国恶臭污染现状

1.1 我国恶臭污染现状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统称为恶臭污染物(简称“恶臭”,又称“臭气”)。恶臭是一种感官公害。2018—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恶臭/异味投诉举报分别为15.3万件、11.1万件和9.8万件,各占全部环境问题投诉举报件数的21.5%、20.8%和22.1%。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恶臭/异味投诉举报件数虽然逐年减少,占总投诉举报量的比例却稳中有升。针对恶臭污染排放的主要来源,不同行业排放的特征恶臭污染物差别较大,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由于生产工艺、管理水平、治理技术不同,臭气浓度水平也有巨大差异。不同行业恶臭污染的臭气浓度(无量纲)范围和恶臭污染物成分情况见表1-1,其中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强度很高。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很多当初位于郊区的污水处理厂“被中心化”,城镇居住区与污水处理厂的距离越来越近,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扰民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污水处理厂作为公用的水环境保护设施,较其他行业一般占地面积大,且污水污泥处理单元繁多,散发源点多面广,环境目标控制难度大,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关注的恶臭污染治理重点[1-2]

表1-1 各行业臭气浓度水平及主要恶臭污染物[3]

注:臭气浓度(无量纲)是指恶臭气体(包括异味)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所需的稀释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