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特性
近几年来,国外有关研究人员根据恶臭污染的调查结果对130多种典型的恶臭污染物进行了筛选,划分为硫化物、低级脂肪胺、芳烃、羟基化合物、醇类、酚类、低级脂肪酸、吲哚八大类。我国的国家标准中确定了8种恶臭污染物,分别是氨(NH3)、三甲胺[(CH3)3N]、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醚[(CH3)2S]、二甲二硫[(CH3)2S2]、二硫化碳(CS2)、苯乙烯(C8 H8)。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大多表现出高挥发性(分子量在350以下)、亲水性和亲脂性[4-6]。
国外有学者统计了污水处理厂中产生的恶臭气体种类和嗅阈值,结果见表2-1。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以硫化氢(H2S)为代表的含硫化合物是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恶臭气体中最为普遍和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内外多位学者曾报道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特征。Sun等[7]报道污水处理厂散发的H2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分别为0~2500 mg/m3、0~200 mg/m3。也有文献[8]报道H2S为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恶臭污染物,在污水各处理单元均有排放,格栅、沉砂池、生物反应池和污泥浓缩池的H2S排放负荷分别为3.34 mg/m3、28.32 mg/m3、86.71 mg/m3和0.44 mg/m3。还有研究[9]指出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曝气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机房H2S排放平均浓度为8.09 mg/m3,超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规定的厂界一级标准值的220.67倍。此外,有研究[10]通过对南方某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恶臭气体进行连续13个月的监测,得出各构筑物内H2S的平均浓度范围为0.030~105.95 mg/m3,其中H2S排放浓度最高,并呈现出夏、秋季高而冬、春季低的特征。
表2-1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产生的恶臭气体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