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我国恶臭污染的治理标准
我国针对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污染,于1993年和2002年颁布了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见附录A)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见附录B),对8种特定恶臭污染物(NH3、H2S、CS2、甲硫醇、甲硫醚、二甲基二硫醚、三甲胺、苯乙烯)和1项复合臭气浓度制定了厂界无组织排放标准值及有组织排放限值。目前GB 14554—93和GB 18918—2002两项国家标准都在修订,GB 18918—2016(征求意见稿)(见附录C)和GB 14554—2018(征求意见稿)(见附录D)已上网,对主要恶臭气体排放量及厂界标准值普遍要求更加严格。GB 14554—93修订原因指出:自该标准实施20多年来,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标准中部分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已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人民群众对于周边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要求,有时会出现企业达标排放但公众依然有投诉的情况,《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势在必行。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编有助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利于提升地区及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使区域的工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制约,将给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益处,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前,上海市地方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1025—2016)(见附录E)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982—2016)(见附录F)已先于国家标准修订发布实施,恶臭气体的控制对象更加多元,新增了乙苯、丙醛等14种臭气成分的考核要求。同时对GB 14554—93控制的所有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考核更为严格:硫化氢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70%,甲硫醇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75%,氨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80%,甲硫醚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70%,二甲二硫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40%,二硫化碳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33%,苯乙烯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85%,三甲胺考核排放速率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63%,臭气浓度考核限值较GB 14554—93降低70%。上海市53座污水处理厂(合计污水处理规模803万m3/d)已陆续开展除臭提标改造工程。这也是上海市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一步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