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未收录的义项
率:指率领、带领。《豹韬·林战》:“林战之法,率吾矛戟,相与为伍。”指管理骑兵或车兵的官职单位。《犬韬·均兵》:“置车之吏数,五车一长,十车一吏,五十车一率,百车一将。”《犬韬·均兵》:“置骑之吏数,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密察:指严密审查、分析。《武韬·兵道》:“太公曰:‘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中庸》:“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12]《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大尊:指尊贵的地位,高官贵爵。《武韬·文伐》:“塞之以道:人臣无不重贵与富,恶危与咎;阴示大尊,而微输重宝,收其豪杰。”《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离亲:指离间君臣、将士之间的亲密关系。《武韬·三疑》:“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庄子》:“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13]《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斧钺:亦作“斧戉”,指斧与钺的合称,掌管生杀大权。《龙韬·立将》:“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管子》:“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钺毋以威众,非禄赏无以劝民。”[14]《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扶胥:①指兵车上的藩盾,用以遮挡,亦作“扶苏”。《虎韬·军用》:“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十强弩矛戟为翼,一车二十四人推之。”②指行马,用于阻挡敌军前行的障碍物。《虎韬·军用》:“三军拒守,木螳螂剑刃扶胥,广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马。”清代方以智认为:“《六韬》所谓扶胥,即行马。其行军施于营之四周者,谓之拒马枪。”[15]《汉语大词典》收录“藩盾”义项,未收“行马”这一义项。
强勇:指强大威猛,有勇力。《文韬·上贤》:“七害者,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太平经》:“然五霸教化多以武,其人民多悉武好怒,尚强勇,此非悉化之首也。”[16]《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强兵:指使军队强大。《文韬·上贤》:“相不能富国强兵,调和阴阳,以安万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实,明赏罚,乐万民,非吾相也。”《孙膑兵法》:“齐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17]《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玩:指玩弄,引申为吸引。《武韬·三疑》:“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管子》:“开其国者,玩之以善言。”[18]《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扶:指诱导。《武韬·三疑》:“既离其亲,必使远民,勿使知谋,扶而纳之,莫觉其意,然后可成。”《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行止:指军队进行前行、驻扎活动。《龙韬·王翼》:“地利三人,主军行止形势,利害消息,远近险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诡伏:指悄悄埋伏。《龙韬·奇兵》:“诡伏设奇,远张诳诱者,所以破军擒将也。”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土梨树林荟岩阻,兵易诡伏。”[19]《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微号:当为徽号,指以旗帜为暗号,常为夜战所用。《豹韬·敌强》:“二人同鼓,必知敌人所在,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微号相知。”《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大城:指外城,内城外围修筑的另一层城墙。《虎韬·略地》:“审知敌人别军所在,及其大城别堡,为之置遗缺之道以利其心;谨备勿失。”《管子》:“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20]《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开阖:指观察、洞悉变化。《龙韬·王翼》:“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张:指设置、摆放、铺设。《虎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吴子》:“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是谓气机。”[21]《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
冲阵:①指冲向敌方战场等。《豹韬·鸟云山兵》:“行列已定,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正已设,各置冲阵于山之表,便兵所处。”②指四武冲阵,利用战车、骑兵、牛马等冲击敌方。《虎韬·疾战》:“如此者,为四武冲阵,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汉语大词典》未收“四武冲阵”义。
氛气:指因人马行动造成的烟尘,或指所谓结聚在军队屯留之处上空可以据以推测军情的“气”。《虎韬·虚垒》:“听其鼓无音,铎无声,望其垒上多飞鸟而不惊,上无氛气,必知敌诈而为偶人也。”古人有“望气”一说,通过观测云气以预测吉凶。《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