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前还提出:“夏译汉籍所依据的底本均为北宋或北宋以前的古本,年代久远,距今有上千年左右的历史,皆属善本之列,可以作为校勘之资,用以订正汉文今本的讹脱。”[11]同样,研读西夏文译本《六韬》,从文字方面着手进行探讨具有训诂学价值。因此,我们将今本《六韬》与贾常业的《西夏文译本〈六韬〉解读》[12]篇章进行比较,核对其中文字有差异的地方,找出西夏文译本与今本文字不同之处,对其校误与异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