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误
1.结枲、结泉
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枲铻,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以铁杙张之。(《虎韬·军用》)
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泉铻,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以铁杙张之。[13]
天雨时,车重上盖用,木条上麻表皮,其之铻名谓,广四尺,长四十尺过,车一具用,首尾铁杙置。(西夏文译本)
结枲一词,宋本为“结枲”,明本为“结泉”。枲指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亦称“枲麻”。结枲指木条表皮结枲麻。写为“结泉”理解不通。清代孙诒让《札移》载:“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枲铻,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据日本庆长刊本指出“案枲孙本作泉误,今从施本、庆长本正。结枲谓结系麻索也。墨子僃冗篇云参约枲绳。”[14]此时,已有学者看出明代流行的版本所记“结泉”是误字。我们再从西夏文译本直译的“木条上麻表皮”条对应“结枲”一词,也可以看出“泉”应为“枲”之误。
2.寻、静
冬道藏,万物寻。(《文韬·守国》)
王继光作“冬道藏而万物静”[15]。
冬时藏贮,万物隐藏。(西夏文译本)[16]
除今本“万物寻”外,其他文献都为“万物静”,静、寻二字意思相差甚远。按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所解释:“故春道主生,万物得以荣。夏道主长,万物得以成。秋道主敛,万物得以盈。冬道主藏,万物得以静。”[17]荣、成、盈、静四字同属耕部,彼此押韵,用“寻”似无法完成押韵。今本“寻”似误,应为静。
3.合亲、分亲
敬其众,合其亲。(《文韬·守土》)
敬其众而不怠,合其亲而不疏。[18]
敬其众则和,分其亲则喜。(敦煌本)
众之敬,亲相近。(西夏文译本)
敦煌本为“分其亲”,与“合其亲”语义相反。西夏文译本与《武经七书》本语义相近。萧旭指出:“生也,长也,是动,物之动极则收敛而归藏,复归于静矣。”[19]王继光认为“分、合形近易讹”,因此敦煌本“分其亲”为误,应为“合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