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中:布朗族克木人

第二节 折中:布朗族克木人

在多“民族”共生的地方社会中,对“民族”性社会文化特征的创造和表达包含着回冷寨人们获得独立民族身份的愿望,也体现出他们试图对国家实践加以引导的尝试。但在国家的综合考量下,回冷寨的人们最终获得的是新的民族身份———布朗族。

对克木人群体民族身份的赋予也让布朗族成为回冷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的群体。当一群他们从未与之发生过接触但又持有和他们相同民族身份的群体出现在回冷寨人们的面前时,回冷寨的人们并未就民族身份的一致而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同族”,反而将他们视为族群层面的“他者”而与自己的克木人身份相对应。之所以会出现回冷寨的人们与布朗族主体间在族群层面的区隔,还在于他们与布朗族接触、交往过程中所发现的、存在于两者之间的显著社会文化差异,以及回冷寨人们对于属于本族群的差异性社会文化特征的认同心理。

另外,为了让回冷寨的人们以及全体克木人都持有和认同于布朗族身份,国家在以行政手段赋予了回冷寨的人们这一身份的同时,也通过以经济为主的手段加以引导,试图让回冷寨的人们对布朗族身份形成认同,在地方社会中主动地接纳和使用这一身份。在国家的政策福利及行政手段的双重作用下,回冷寨的人们最终持有了布朗族的身份并开始在特定的场合中有针对性地使用这一民族身份。虽然成了布朗族,但回冷寨的人们依旧未将自身与布朗族主体视为“同族”,两者间差异性的社会文化特征依旧存在,而在如何分配与布朗族身份相关联的潜在社会利益的态度上回冷寨的人们与布朗族主体也未达成一致,克木人与布朗族间的区隔更为明显。在对国家意志和族群意愿两者的权衡中,最终回冷寨的人们找寻到了一个折中的身份———“布朗族克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