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代谢检验

血脂代谢检验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患高血脂症的人数也明显增加,同时冠心病患者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专家们已证实,血脂升高是冠心病和脑中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检验报告单如下:

img32

总胆固醇

新生儿:1.37~5.3mmol/L; 婴儿:1.81~4.53mmol/L; 儿童:<4.4mmol/L;

青年:3.11~5.44mmol/L; 成人:2.8~6.0mmol/L。

你了解吗?

胆固醇是体内的一种脂质,有脂肪酸脂化的结合型和游离型两种,合称为总胆固醇。正常情况下,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以及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障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但当体内胆固醇超过机体的需要后,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就会逐渐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使动脉壁表面粗糙、增厚、变硬以后并有血栓形成,终致血管腔狭窄,使心脏和大脑的供血减少或中断,最后导致冠心病和中风。

正常波动变化

胆固醇随年龄变动而变化,健康者的胆固醇平均值:幼儿为4.40mmol/L,10岁左右为4.14mmol/L,20岁左右为4.40mmol/L,以后会随着年龄而增高,50~60岁时为5.30mmol/L,70岁以后又会降低。女性比男性稍高,女性50岁左右平均为5.43mmol/L。怀孕后会上升。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增高见于:

(1)常见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重症糖尿病、肝外阻塞性黄疸、牛皮癣、妊娠后期、急性失血后、老年性白内障。

(2)当TCH值在5.17~6.47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缘;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平;>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水平。

降低见于:低胆固醇血症、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亢、急性感染、急性肝坏死、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结核、长期营养不良。

甘油三脂

男:0.45~1.81mmol/L;女:0.40~1.53mmol/L。

你了解吗?

甘油三脂为体内的一种脂肪,是体内的能量来源之一,没有使用的就存储为皮下脂肪。过多的甘油三脂会导致脂肪细胞功能改变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并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而且血液中甘油三脂过高还会引起急性胰腺炎。

正常波动变化

测定结果受饮食影响较大,TG在饭后30分钟开始升高,4~6小时达高峰,因此应在早晨空腹时采血。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甘油三脂升高可见于:

(1)家庭性高甘油三脂血病,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2)继发性疾病:糖尿病、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征、妊娠等。

(3)急性胰腺炎高危状态时,甘油三脂>11.3mmol/L(>1 000mg/dl)。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

(4)高甘油三脂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只有伴以高胆固醇、高LDL-C、低HDL-C时才有病理意义。

甘油三脂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

高密度脂蛋白

HDL-C:男>1.03mmol/L;女>1.16mmol/L。

你了解吗?

HDL-C浓度高的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会降低。HDL颗粒将动脉壁中多余的胆固醇直接地或间接地转动给肝脏组织,进行分解代谢,这是HDL抗动脉硬化的重要原理。另外,HDL还具有抗平滑肌增生和血栓形成的重要作用。

正常波动变化

雌激素可升高HDL水平;反之,雄激素可使HDL水平降低。所以,女性比男性稍高,HDL-C在男性各年龄组相对稳定而无明显差异。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是冠心病疾患的危险因素。当HDL-C值成年男性<0.91mmol/L、青年女性<1.03mmol/L时,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HDL低下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TG血症、严重疾病或手术后、吸烟、缺少运动等。

(2)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HDL水平降低。HDL3没有显著变化,HDL2降低者较多。

(3)肝炎: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持续性肝炎患者,HDL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HDL3由肝脏合成。在肝硬化患者,HDL-C降低。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HDL下降,尤以控制不良的成年型Ⅱ型为甚,并伴有高脂蛋白血症。在依赖胰岛素的Ⅰ型患者HDL升高,与糖尿病的调控情况有关。

低密度脂蛋白

成人<3.36mmol/L。

你了解吗?

LDL是所有血浆脂蛋白中首要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经过氧化或其他化学修饰后的LDL,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于小颗粒LDL易被氧化,所以较小颗粒LDL更具有致动脉硬样粥化作用。

正常波动变化

LDL-C的变化趋势与TC相同,成年人血TC随年龄而增高,50岁以前男性血TC高于女性,但50岁以后女性血TC增高的幅度超过男性,平均值亦比男性高。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当LDL-C值在3.36~4.14mmol/L时,为危险边缘;>4.14mmol/L为危险水平。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0.21~0.78mmol/L。

你了解吗?

极低密度脂蛋白富含有甘油三酯(占60%)、胆固醇(占20%)、胆固醇酯和磷脂。VLDL在肝脏合成,运送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到肝外供其他组织器官利用。正常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大部分代谢变成低密度脂蛋白。由于其携带胆固醇数量相对较少,颗粒相对较大,不易透过血管内膜,因此,正常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的作用,不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主要原因是甘油三酯增高,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2)糖是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进食过量的糖可诱发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

(3)极低密度脂蛋白测定需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他脂蛋白同时测定分析,才具有诊断价值。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1.21~2.98。

你了解吗?

人们通常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视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将高密度脂蛋白视为保护因素。现在学者更注重其两者的比值,作为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重要的是两者的比例是否失衡。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血压、饮食、情绪等。随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增加。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越高,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越早。

脂蛋白(a)

<30mg/dl,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

你了解吗?

脂蛋白(a)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蛋白(a)的结构与LDL相似,可以携带大量的CH结合于血管壁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脂蛋白(a)还会促进血栓形成。

正常波动变化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个体差异较大,脂蛋白(a)水平高低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受性别、饮食和环境的影响。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升高见于:

(1)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a)>30mg/dl者冠心病发生率比脂蛋白(a)<30mg/dl者高3倍;脂蛋白(a)>50mg/dl脑卒中危险增加4.6倍。

(2)其他:糖尿病、手术后、肾脏疾病等。

降低见于:肝脏疾病。

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APOA1

1.00~1.60g/L。

你了解吗?

ApoA1主要由肝脏合成,小肠也可合成,它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L)的主要结构蛋白,占HDL-CHOL总蛋白的60%~70%,ApoA1的测定可直接反映HDL-CHOL的水平。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载脂蛋白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也是反映HDL-C水平的最好指标。病理状态下由于HDL亚类大小与组成成分往往发生变化,所以ApoA1和HDL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两者的检验不能互相代替。

(2)载脂蛋白A1降低常见于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及肝实质性病变。

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APOB)

0.60~1.00g/L。

你了解吗?

APOB也由肝脏合成,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的主要结构蛋白,约占LDL-CHOL总蛋白含量的97%,APOB的测定可直接反映LDL-CHOL的水平。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构蛋白,主要代表LDL-C的水平。

(2)载脂蛋白B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银屑病。

(3)载脂蛋白B降低:常见于肝实质性病变。

乳酸(LACT)

你了解吗?

乳酸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终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肝外组织产生大量局部无法代谢的乳酸和丙酮酸进入循环,主要由肝脏代谢,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少量由肾脏排出。

正常波动变化

生理性乳酸增高,见于剧烈运动等。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升高见于:

(1)组织缺氧,如休克、心功能不全、一氧化碳中毒。

(2)糖尿病。

(3)肝功能不全。

(4)服用某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