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血清免疫球蛋白E检验(IgE)
IgE:0~100U/ml(速率散射比浊法)。
你了解吗?
IgE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肠道等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分泌,血清含量低,是一种亲细胞性抗体,与变态反应、寄生虫感染及皮肤过敏等有关,检测血清IgE对诊断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很有价值。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体外检测过敏原检验
利用酶免疫分析法,体外检测过敏原,排除了其他方法对被检者的伤害,解决了皮肤实验在发作期、用药期不易检测过敏原的难点。
1.IgE介导的I型速发性过敏反应
常见过敏原定性组合
吸入组:总IgE定量,屋尘、尘螨、粉螨、猫毛发皮屑、狗毛发皮屑、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蟑螂、蚊子、普通豚草、蒿属植物、白桦、榆树、梧桐、桉树、桑树。
食物组:
①总IgE定量,螃蟹、虾、龙虾、鳕鱼、带鱼、金枪鱼、牛肉、羊肉、鸡肉、牛奶、蛋白、蛋黄、大豆、花生、绿豆、大马哈鱼、大比目鱼、扇贝、干贝。
②总IgE定量,小麦、燕麦、玉米、胡萝卜、土豆、南瓜、西红柿、菠菜、芹菜、莴苣/生菜类、蘑菇、黄瓜、苹果、桃子、葡萄、橘子、草莓、香蕉、大蒜、洋葱、胡椒粉。
正常波动变化
均为阴性。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IVT)主要检测IgE介导的速发性过敏反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过敏反应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如荨麻疹、湿疹、花粉症、常年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哮喘、药物过敏等。
2.IgG介导的I型迟发性过敏反应
食物不耐受IgG(FIgG)的定量检验
你了解吗?
食物不耐受是—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消化食物大分子并由此引发抵抗性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堆积在人体组织内,数天或几周后由此引发了身体各部位的一系列的症状。多数食物不耐受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皮肤反应,其他还可有神经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肌肉骨骼症状等,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食物不耐受可能出现极不相同的症状。
常用食物组过敏原定量组合:食物总IgG,螃蟹、虾、鳕鱼、猪肉、牛肉、鸡肉、蛋白、蛋黄、大豆、花生、小麦、玉米、西红柿、蘑菇、大米。
正常波动变化
针对检测得到的每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的不同,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解释为“阴性、轻度不耐受、中度不耐受、重度不耐受”。结果分级见下表: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迟发型过敏反应主要与食物有关,表现为对此食物不耐受。特点:接触过敏原几天或一周以上才出现过敏症状。这种过敏反应常因症状滞后而被误诊,临床表现为各系统的慢性症状。引起诸如胃肠道疾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结肠炎、口臭、打嗝、胀气、肠道激惹综合征等)、皮肤病(湿疹、风团、瘙痒、头皮屑、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呼吸道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呼吸困难、鼻窦炎等)、肌肉骨骼疾病(关节炎、关节疼痛等)和神经性疾病(焦虑、疲劳、头痛、暴躁易怒、晕眩等)等,且长期病因不明,久治不愈。
如果检测出对多项食物不耐受,则建议改变烹饪习惯或环境条件。一般来说,如果不耐受食物少,则直接“禁食”就可。如果查出不耐受食物很多,则将+2、+3阳性的食物列为“禁食”,而将“+1”的食物列入“轮替”。“轮替”食物是间隔一段时间重新食用。当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禁食”的不耐受食物仍可小心纳入饮食。对于已禁止食入的食物,在症状消失或改善后,可以尝试逐渐将其引入正常饮食,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该食物是否可以食用。有一部分食物这时不会再引起从前的症状,可以转入轮替组。重新纳入应在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约6个月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