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免疫检查

移植免疫检查

器官移植是指用健康的组织或器官来替换功能衰竭的组织器官,借以维持和重建机体生理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

器官移植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发生移植排斥反应或移植排斥反应的强弱。表达于组织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触发受体针对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成分,有效地预防排斥反应,是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和保护受者的重要手段。

微量细胞毒试验

8分:81%~100%或76%~100%阳性细胞(死细胞);

6分:41%~80%或51%~75%阳性细胞;

4分:21%~40%或26%~50%阳性细胞;

2分:11%~20%或11%~25%阳性细胞;

1分:0%~10%或0%~10%阳性细胞;

通常以>50%(即>6分)为阳性;>80%为强阳性。

你了解吗?

HLAA、B、C、DR、DQ抗原分型,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Terasaki改良的微量细胞毒试验,根据淋巴细胞的死活判定其表面是否具有与分型血清中抗体相对应的抗原。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选分数最低的供体。供受体相同的HLA-A、B、C、DR、DQ抗原是防止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的基本条件。

特定细胞群反应抗体(PRA)测定

PRA值:正常值应低于10%。

你了解吗?

特定细胞群反应抗体(PRA)是将已知抗原的淋巴细胞与患者血清及补体孵育。如患者血清中含有与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可发生细胞溶解作用,从而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及HLA抗体的特异性。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实体器官移植前应检测受体血清是否存在PRA及其致敏程度。PRA=11%~50%时为轻度致敏,PRA>50%时为高度致敏。PRA越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越低。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

你了解吗?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是将分离纯化的供者淋巴细胞,加入受者的血清及补体,观察淋巴细胞死亡百分率,用于器官移植前判断受者对供者有无预存抗体。

正常波动变化

死细胞占0~10%为阴性。若细胞毒性超过10%,说明受者体内已存在细胞毒性抗体,应另选供体;若小于10%则为阴性,表明供受者相配。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在器官移植前检验受者血清是否存在抗供者抗原的预成抗体(由于多次输血、妊娠和二次移植前)极为重要,这种抗HLA抗体具有细胞毒性,能引起受体的超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失败。因此,在移植前检验受者血清中有无抗供者淋巴细胞的抗体,是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必需试验。

他克莫司(FK506)含量测定

你了解吗?

一种新型强效免疫抑制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T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主要通过与细胞内免疫嗜素FK结合蛋白(FKBP)结合而抑制Th细胞释放IL-2、IL-3、IFN-γ并抑制IL-2R表达。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移植排斥反应,也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

正常波动变化

FK506的治疗窗浓度范围,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应结合临床其他指标综合分析。

一般术后第1个月为11~15μg/L,第2~3个月为8~11μg/L;第3个月后为5~8μg/L。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器官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中应用日趋广泛。实践证明,FK506谷浓度过高易导致肾毒性和高血糖发生,过低又易并发急性排斥反应。因此,监测全血FK506谷浓度,建立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并参照其调整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环孢菌素A(Ciclosporin A,CsA)含量测定

你了解吗?

环孢菌素A的化学结构为环寡肽,是一种亲脂性的11环肽,白色粉末状,理化性质稳定,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代谢产物。环孢菌素A是一种理想的抗排斥药物,用于肾脏、肝脏和心脏等移植手术的免疫抑制治疗。在器官移植过程中,由于它抑制了人体免疫系统的排外性,使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成倍地提高。它还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慢性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肾病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常波动变化

期望达到的全血药浓度:100~450μg/L,最低有效全血浓度:100μg/L,潜在中毒全血药浓度:600μg/L以上。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应结合临床其他指标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