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垂体相关激素的测定
下丘脑垂体相关激素的测定
垂体分泌的激素相应分做腺垂体激素和神经垂体激素两类。主要的垂体激素有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素(T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抗利尿激素(ADH)等;下丘脑分泌的主要调节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抑制激素(GHIH)、催乳素释放激素(PRH)、催乳素抑制激素(PIH)等。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儿童:0.9~9.1mU/L;成人:2~10mU/L。
你了解吗?
TSH为一种含α和β两亚基的糖蛋白,可通过β亚基特异地和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结合,活化腺苷酸环化酶,通过腺苷酸环化酶-cAMP-蛋白激酶系统,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并对甲状腺激素合成中从碘摄取到T4、T3释放的各过程均有促进作用。TSH水平不受TBG浓度影响,亦较少受影响TT4、TT3的多种非甲状腺疾病的干扰。单独或配合甲状腺激素测定及动态功能试验,对甲状腺功能紊乱及病变部位诊断上很有价值。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及许多国家学者均推荐将TSH测定作为甲状腺功能紊乱实验室检查的首选项目。
正常波动变化
生理性增高见于低碘饮食、寒冷刺激、新生儿和老年人、妊娠。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增高:
(1)垂体肿瘤所致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2)轻度和亚临床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4)地方性克汀病。
(5)单纯性及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6)异源异位TSH症候群。
2.减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席汉氏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测定
14.0~168.0pmol/L。
你了解吗?
TRH为下丘脑产生的一种三肽激素,主要作用为促进腺垂体合成和释放TSH,亦有弱的促生长激素和催乳素释放作用。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TRH释放,并和生长激素均能降低腺垂体对TRH的反应性,减少TSH分泌;而雌激素可敏化腺垂体对TRH的反应,促进TSH释放。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升高:见于各类甲状腺功能减低。重型原发性甲低时,血清TRH浓度可高达1 142ng/L;亚临床甲低患者血清TRH水平亦超过正常值数倍。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TRH高达1 665.9ng/L。
2.降低: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但部分甲亢患者血清TRH水平并不减少,甚至高于正常。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
1.1~11.0pmol/L。
你了解吗?
ACTH是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素细胞释放的39肽激素,可通过作用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或网状带细胞膜上的ACTH受体,激活腺苷酸-cAMP-蛋白激酶系统,促进细胞增殖,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增多。持续的高ACTH状态仅早期一过性地引起盐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无持久影响。ACTH和CRH亦可负反馈地调节下丘脑CRH的释放。除垂体外,一些垂体外的肿瘤主要是肺燕麦细胞癌,其次为胸腺癌、胰岛细胞癌、类癌、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等,亦可分泌异源性ACTH。但这些异位肿瘤ACTH的分泌既不受血液糖皮质激素水平的负反馈调控,也不受CRH促进。
正常波动变化
ACTH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分泌高峰见于晨6~8小时,低谷在午夜22~24时。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升高:肾上腺皮质增生,异源性ACTH分泌综合征,烧伤、创伤、手术、失血、剧痛、低血糖、注射垂体后叶加压素后、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2.降低: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垂体前叶缺血性坏死,垂体瘤、外源性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肿瘤等。
黄体生成素(LH)测定
男:2~8U/L;
女:卵泡期:3~150U/L;排卵期:20~200U/L;
黄体期:5~10U/L;绝经期:30~30U/L。
你了解吗?
LH和FSH一样,均由垂体前叶产生,并受下丘脑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控制。LH呈脉冲式分泌,因此在1小时内采集3~4次血,将标本混合后测定较好。LH在血液中含量很微,月经中期出现高峰促成排卵。LH和FSH有协同作用,可预测排卵,因此常同时测定。
正常波动变化
正常值随身体不同发育期而异,女性高于男性,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内也不同,排卵期出现峰值。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增高:原发性睾丸衰竭、卵巢衰竭、过早绝经等。
2.降低:见于垂体机能减退、无生殖力综合征、性机能减退、女性染色体病(如两性畸形)等。
卵泡刺激素(FSH)测定
男:3~15U/L;
女:卵泡期:2~10U/L;排卵期:8~20U/L;
黄体期:2~8U/L;绝经期:30~130U/L。
你了解吗?
卵泡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可促进女性卵泡成熟,促进男子生精。排卵前雌激素水平升高,可正反馈地促进LH和FSH的大量释放,由此诱发排卵。
正常波动变化
正常值随身体不同发育期而异,正常儿童含量较低,绝经期含量增高,女性高于男性,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内也不同,排卵期出现峰值。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增加:见于睾丸精细胞瘤,Klinefelter氏综合征、Turner氏综合征、卵巢功能衰减及闭经,两侧卵巢全切除术后,皮质类固醇治疗,原发性生殖机能减退,垂体机能亢进前期,巨细胞退行性发育的脑癌,若有促性腺样物质的异位分泌。也使FSH增加。
2.减少:见于雌性激素、黄体酮治疗、继发性生殖机能减退、Simmond氏病、垂体机能亢进晚期。
泌乳素(PRL)测定
男:<20ng/mL;
女:未妊娠妇女0~40ng/mL;孕早期3月0~84ng/mL;
孕中期3月18~306ng/mL;孕晚期3月34~386ng/mL。
你了解吗?
催乳素是腺垂体分泌的含199个氨基酸并有3个二硫键的多肽,妊娠期PRL、雌激素与孕激素分泌增多,使乳腺组织进一步发育,具备泌乳能力却不泌乳,原因是此时血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浓度过高,抑制PRL的泌乳作用。分娩后,血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大大降低,PRL才能地发挥始动和维持泌乳的作用。男性在睾酮存在的条件下,PRL促进前列腺及精囊腺的生长,还可以增强LH对间质细胞的应用,使睾酮的合成增加。
正常波动变化
生理性增加见于运动后、性交、妊娠、产后、吮乳、夜间睡眠、应激状态及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药理性增加:见于使用氯丙嗪及其它吩噻嗪类药物、氟哌丁苯、三环抗抑制药、大剂量的雌激素、某些抗组织胺药物、α-甲基多巴、合成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利血平等。
2.病理性增加:见于垂体肿瘤、乳腺肿瘤、非功能性肿瘤、柯兴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下丘脑肿瘤、肉芽肿、脑膜炎、Chiari-Fromel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Nelson氏综合征、肾上腺机能减退、肿瘤的异位生长(如垂体瘤肺转移)、闭经和乳溢综合征等。
生长激素(GH)测定
儿童:<10μg/L;成人:<58μg/L。
你了解吗?
生长激素是腺垂体嗜酸细胞分泌的,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肽类激素。最主要的是对成年前长骨生长的促进。人幼年时期GH缺乏,将出现生长停滞,身材矮小,称为侏儒症;如GH过多则患巨人症。人成年后GH过多,出现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等症状,称为肢端肥大症。GH亦参与代谢调节,主要表现为与生长相适应的蛋白质同化作用,产生正氮平衡;促进体脂水解,血游离脂肪酸升高;对糖代谢则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此外,GH对维持正常的性发育也有重要作用。
正常波动变化
正常情况下,随机体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GH水平。而每日生长激素的分泌存在昼夜节律性波动,分泌主要在熟睡后1小时左右呈脉冲式进行。血中糖、氨基酸与脂肪酸均能影响GH的分泌,其中以低血糖对GH分泌的刺激作用最强。在青春期,血中雌激素或睾酮浓度增高,可明显地增加GH分泌。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增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严重营养不良、应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精氨酸)等。
2.减低:垂体性侏儒,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抗利尿激素(ADH)测定
1.0~1.5ng/L。
你了解吗?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增加:支气管癌或其他癌症异位分泌、哮喘持续状态、肺炎、结核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2.减少:尿崩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