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常规检验
痰液常规检验
痰液一般性状检验
正常人无痰或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黏液性痰,无特殊气味。
1.痰量
正常波动变化
无痰或少量(目视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痰量增多:常见于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脓肿、早期肺炎及肺结核等。痰量剧增见于肺脓疡、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及肺水肿等。
(2)痰量减少:见于恶液质者,因咳嗽无力而痰量减少。
(3)在病程中如痰量逐渐减少,表示病情好转,反之则表示病情有所发展。
2.颜色
正常波动变化
正常人可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黏液性痰(目视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黄色脓性痰:提示呼吸道有化脓性感染,见于化脓性支气管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
(2)红色或黄色棕红色: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3)铁锈色痰:见于细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梗塞等。
(4)粉红色浆液泡沫痰: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等。
(5)棕褐色痰:见于阿米巴性肺脓肿、慢性充血性心脏病、肺淤血等。
(6)烂桃样痰:见于肺吸虫病、因肺组织坏死分解所致。
(7)灰黑色痰:见于煤矿工、锅炉工及大量吸烟者等。
(8)黄绿色痰:见于黄疸、肺炎消散期及肺部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进行性肺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3.痰液气味
正常波动变化
无特殊气味。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恶臭味:见于晚期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
(2)粪臭味:见于膈下脓肿和肺相通时。
痰液有形成分检查
正常人无痰或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黏液性痰,可有少量白细胞、上皮细胞,无其他病理成分及致病菌(直接涂片镜检法)。
1.白细胞
(1)痰液中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增多:见于呼吸道炎症,如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
(2)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等。
(3)痰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肺结核等。
(4)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肺吸虫病等。
2.红细胞(RBC)
痰液中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呼吸道炎症、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肿瘤等。
3.上皮细胞
(1)鳞状上皮细胞增多:见于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性喉炎、咽炎等。
(2)柱状上皮细胞增多:见于下呼吸道炎症如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
4.其他细胞
(1)载碳细胞:常见于矿工、煤炭工、生活与尘埃较多环境中的居民及长期吸烟者。
(2)心力衰竭细胞:见于肺部长期淤血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如二尖瓣功能不全、肺水肿,偶见于肺栓塞和肺出血患者。
(3)含铁血黄素细胞:见于心脏代偿不良而使肺脏长期淤血的患者。
(4)癌细胞:痰中查见癌细胞,提示呼吸道肿瘤,多见于肺癌。
5.细菌
正常波动变化
无致病菌(Gram染色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痰中查到致病菌,提示感染性疾病。霉菌感染多由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居多。
(1)查到肺炎双球菌,提示肺炎球菌性肺炎。
(2)查到抗酸杆菌(多为结核分枝杆菌),提示肺结核及支气管结核的活动期。
(3)查到白色念珠菌,提示鹅口疮、肺念珠菌病等。
6.其他
(1)脂肪滴
正常波动变化
无脂肪滴(直接涂片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脂肪滴可能与饮食后标本留取有关,大量脂肪滴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
(2)弹力纤维
正常波动变化
无(直接涂片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痰中发现弹力纤维,表示肺实质有破坏,常见于肺脓肿、肺坏疽、进行性肺结核、肺癌等。
(3)支气管管型
正常波动变化
无(直接涂片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在大叶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纤维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痰中,有时可以见到支气管管型。
(4)枯什曼螺旋体(Curschmann’s螺旋体)
正常波动变化
无(直接涂片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痰中查见枯什曼螺旋体,见于各期支气管哮喘,或有哮喘傾向的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炎、肺结核等。
(5)夏科—雷登结晶
正常波动变化
无(直接涂片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常与嗜酸粒细胞、Curschmann’s螺旋体同时存在,可见于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等患者痰中。
(6)痰液放线茵块检查
正常波动变化
无(涂片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痰液中查见放线茵块见于肺放线菌病。
(7)寄生虫虫卵及其原虫
正常波动变化
无(直接涂片镜检法)。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痰中找到肺吸虫卵、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可确诊肺吸虫病及阿米巴性肺脓肿。在蛔虫病、钩虫病患者的痰液中,有时也可找到蛔虫及钩虫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