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化学检验
粪便化学检验
隐血(OB)试验
阴性(单克隆抗体法)。
你了解吗?
上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红细胞被消化而分解破坏,肉眼或显微镜下均不能证明的出血称为隐血。通过化学方法检查隐血,称为隐血试验。消化道任何部位出血,每日出血量超过5ml,隐血试验即可为阳性,而明显的便血,则无须做隐血试验。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阳性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道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性损害及酒精刺激最常见)、肠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各种紫癜病、血友病、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
(2)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前者隐血试验多持续阳性,后者多因服药后缓解为间断阳性。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可作为老年人消化道肿瘤普查的初筛试验。
(3)用于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一次出血后,若每日排便1次,2~3天粪便色泽恢复正常,但隐血试验阳性可持续3~5天,故临床判断出血完全停止,以隐血试验阴性为最可靠指标。
粪胆汁色素检查
粪胆红素:阴性;粪胆原:阳性;粪胆素:阳性。
你了解吗?
正常人胆汁中的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菌分解还原为粪(尿)胆原,粪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收进入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被氧化为粪(尿)胆素,使粪便呈棕黄色。本试验主要用于鉴别黄疸的种类及病情观察。
正常波动变化
婴儿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时,粪胆红素可呈阳性。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1)粪胆红素阳性:大量应用抗生素后及严重腹泻时。
(2)粪胆原及粪胆素增多,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如溶血性黄胆等。
(3)粪胆原和粪胆素同时减少提示胆汁分泌机能减退或胆道部分阻塞;两者阴性主要见于肿瘤或结石完全阻塞胆总管时,此时粪便呈白陶土色,而病情好转或恢复正常时又转为阳性。
粪脂肪定量检查
你了解吗?
粪便中总脂肪量超过6g,称为脂肪泻。
异常时可能的疾病
引起脂肪泻的疾病有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性纤维囊性病等;肝胆疾病,如梗阻性黄疸量胆汁分泌不足;小肠病变,如乳糜泻、Whipple’s病、蛋白丧失性肠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