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诗学与易学

论汉语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新诗音律研究

一、关于建立“新格律诗”之必要性的讨论

二、前人对“新格律”的探索

三、闻一多的新格律理论

四、诗是关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五、语音之音乐性的物理要素

(一)音色

(二)音长

(三)音高

(四)音强

六、诗歌语言之音乐性的基本因素

(一)节奏

(二)旋律

(三)押韵

七、诗歌之形式美的非空间性

八、古典诗歌之音乐美的分析

九、古典诗歌格律的弊端

十、关于“新格律”与“音乐性”的再讨论

十一、论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本质区别

十二、新诗的音律

(一)新诗的节奏

(二)新诗的旋律

(三)新诗的韵律

《易经》古歌的发现和开掘

(一)标点符号

(二)古音流变

(三)《易传》影响

中国最古老的婚礼进行曲——《易经》中的几首婚俗歌谣

撩开诗神面纱的一角——郭沫若对《周易》古诗的天才觉察

一、屯卦古诗

二、贲卦古诗

三、离卦古诗

四、井卦古诗

五、震卦古诗

六、归妹卦上六爻中的古诗

七、中孚卦的古诗

《易经》引用古歌的证明

(一)韵的和谐

(二)卜辞的启示

(三)句式的整饬

(四)风雅颂的体制

(五)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六)命题的方式

(七)“爻”的含义

(八)“系辞”的含义

(九)谣占的传统

(十)后世占筮之书的体例

(十一)《易经》引用古歌的缘由

(十二)《易经》古歌长期湮没无闻的原因

《周易》中《既济》《未济》的考释

一、《周易》引文中歌辞的窜引

二、《未济》卦的歌谣

(一)占辞

(二)史记

(三)歌谣

三、《既济》卦的史诗

(一)占辞

(二)史记

(三)史诗

杜诗与音韵学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用韵考

杜诗和唐代韵书的关系

杜诗古体叶韵考

一、老杜不知古音

二、杜诗古体不合古韵

例一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例二 《彭衙行》

例三 《南池》

三、杜甫身处“叶韵”说盛行时代

杜诗仇注“叶音”考辨

伟大的孤独者——为诗人杜甫诞生1282周年作

一、独立苍茫自咏诗:自我抒泄之孤独

二、斯人独憔悴:人我同病之孤独

三、哀鸿独叫求其曹:物我同情之孤独

杜诗疑义五则

一、《望岳》

二、《房兵曹胡马》

三、《画鹰》

四、《饮中八仙歌》

五、《赠韦左丞丈济》

杜诗五首辨疑

一、《空囊》

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三、《去矣行》

四、《春日忆李白》

五、《兵车行》

语言文字

汉字里的妇女观

汉字里的婚姻观

汉字里的家庭观

《尔雅》释名

《易传》形训略说

一、象形字的形训

二、会意字的形训

三、形声字的形训

汉字里的女性崇拜

汉字里的性别歧视

成语韵编

前 言

凡 例

《周易》语法研究管见——《易经语法分析》序

(一)何谓“《易经》语法”

(二)如何研究《易经》语法

(三)研究《易经》语法有何意义

编辑出版与新闻传播

中国编辑之父——孔子整理“六经”述评

一、孔子曾否编辑“六经”

(一)孔子编过《诗》吗

(二)孔子编过《书》吗

(三)孔子编过《易》吗

(四)孔子编过《礼》吗

(五)孔子编过《乐》吗

(六)孔子编著过《春秋》吗

二、孔子怎样编辑“六经”

(一)孔子怎样编《诗》

(二)孔子怎样编《书》

(三)孔子怎样编《易》

(四)孔子怎样编《礼》

(五)孔子怎样编《乐》

(六)孔子怎样编著《春秋》

三、孔子为什么编“六经”

(一)孔子为何编《诗》

(二)孔子为何编《书》

(三)孔子为何编《易》

(四)孔子为何编《礼》

(五)孔子为何编《乐》

(六)孔子为何编著《春秋》

中国古典编辑学的奠基之作——郑樵《通志·校雠略》评析

一、卓尔不群的编辑学大师

(一)郑樵其人

(二)作为编辑实践家的郑樵

(三)作为编辑理论家的郑樵

二、亘古未闻的编辑学专著

(一)《通志》其书

(二)《通志·校雠略》的性质

(三)《通志·校雠略》的内容

三、论文献的收集

(一)文献的流布

(二)文献的搜求

四、论文献的校理

(一)文献的选择

(二)文献的审校

(三)文献的注释

五、论文献的编次

(一)类例论

(二)分类论

(三)归类论

六、论文献的职守

(一)专职久任说

(二)扬长授能说

改革呼唤社会主义新闻市场(笔谈)

报刊:怎样跳出“怪圈”?

树编辑者之楷模 立出版家之丰碑——读《编辑出版家叶圣陶》感言

新闻哲学导论

一、新闻哲学的性质

二、新闻哲学的体系

三、新闻本体论

(一)新闻唯物论

(二)新闻辩证法

四、新闻认识论

(一)新闻实践论

(二)新闻反映论

五、新闻价值论

(一)一般价值范畴

(二)新闻价值问题

图书的“变法”与“革命”

电脑辅助编辑略谈

(一)电脑辅助选题

(二)电脑辅助组稿

(三)电脑辅助审稿

(四)电脑辅助改稿

(五)电脑辅助版式设计

其他

民主的法治和专制的法治

我想有个家

爱的商量

男人咏叹调

爱情是一道菜

论中国文学与儒学的关系

一、我们今天对儒学所应持的态度

二、儒学的本质

三、儒学的要义

四、“儒学”与“中国文学”的界定

五、儒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儒家审美论

一、儒学的审美德性论

(一)得天为性

(二)爱美之情

(三)赋诗作乐

二、儒学的审美活动论

(一)率性为道

(二)求美之意

(三)兴诗成乐

三、儒学的审美教化论

(一)修道为教

(二)审美之知

(三)诗教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