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杜甫按《唐韵》用韵吗?

《唐韵》题为“朝议郎行陈州司法参军事臣孙愐上”。孙愐,字叔文,唐开元、天宝年间人,与杜甫同时而略早。据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八所载,孙愐《唐韵》五卷分韵195部,当是《唐韵》分韵的原始情况,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分韵情况相同。

然而《唐韵》原本早已亡佚。《唐五代韵书集存》收有两种传写本残卷:一种缺书名,仅存平声东、冬、钟三韵十四行;另一种即蒋斧本,存去(不全)、入两卷。周祖谟先生认为:“蒋斧本《唐韵》全书至少有二百零四韵,当为孙愐以后人所修。”[13]但我们别无选择,只好以这个本子为据。为便于考察,将蒋斧本《唐韵》尚存韵目开列如下:

去声

八未  九御  十遇  十一暮  十二泰  十三霁

十四祭 十五卦 十六怪 十七夬  十八队  十九代

二六慁 二七恨 二八翰 二九换  三○谏  三一襕

三二霰 三三线 三四啸 三五笑  三六效  三七号

三八个 三九过 四○祃 四一勘  四二阚  四三漾

四四宕 四五敬 四六诤 四七劲  四八径  四九宥

五○候 五一幼 五二浸 五三艳  五四㮇  五五证

五六嶝 五七陷 五八鉴 五九梵

入声

一屋  二沃  三烛  四觉  五质  六术

七物  八栉  九迄  十月  十一没 十二曷

十三末 十四黠 十五鎋 十六屑 十七薛 十八锡

十九昔 二○麦 二一陌 二二合 二三盍 二四洽

二五狎 二六叶 二七怗 二八缉 二九药 三○铎

三一职 三二德 三三业 三四乏

先考察一首用去声韵的杜诗《信行远修水筒》的韵字:

内(队)  碍(代)  碎(队)  会(泰)  大(泰)

对(?)  爱(代)  最(泰)  盖(?)  外(泰)

杜甫这首诗的用韵,跨越了队、代、泰三个韵部。这表明杜诗用韵不依《唐韵》。

再考察一首用入声韵的杜诗《客堂》的韵字分布:

蜀(烛)  麓(屋)  毒(沃)  足(烛)  促(烛)

北(德)  力(职)  束(烛)  绿(烛)  熟(屋)

木(屋)  极(职)  得(德)  独(屋)  竹(屋)

屋(屋)  禄(屋)  职(职)  直(职)  稷(职)

色(职)

这首诗用到了屋、沃、烛、职、德五个韵部中的字。这也证明了杜诗用韵不依《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