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孤独者 
  
[1]——为诗人杜甫诞生1282周年作 
  
 
  但凡伟大者,常伴孤独感。文学家、艺术家当中的伟大人物,往往既是孤独感的受害者,又是孤独感的受惠者:孤独给他们以精神折磨,同时赐予他们艺术灵感。从屈原到苏东坡,从肖邦到贝多芬,古今中外,其例不胜枚举。孤独一旦诉诸诗歌,立即化为一种震颤人心的审美感受,按其性质,在美学上可归结为“崇高”、阳刚之美,或者“优美”、阴柔之美,同样地扣人心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读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便立刻受到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的原因所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悠远而寥阔的时空,映衬出诗人的孤寂与悲哀。
 
  杜甫作为光照诗史的一代诗圣,也常伴孤独感:当其“独立苍茫自咏诗”时,是自我抒泄的孤独;当其感叹“斯人独憔悴”时,是人我同病的孤独;当其吟咏“哀鸿独叫求其曹”时,则又是物我同情的孤独。加之“为人性僻耽佳句”的个性,“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其孤独感便在他那种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中,构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