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25年10月14日
三
王力先生在研究唐代实际语音时,事实上有一个预设,就是肯定唐诗是按当时的实际语音押韵的,因此他才在书中大量引用唐诗包括杜诗作为例证。但是上文已经表明,杜诗的用韵跟王力先生的研究结果是不相吻合的。如果杜诗确实是按唐代语音用韵,那么王力先生的研究结果就是值得商榷的。
但我们以为,也不能排斥这样一种可能:杜诗用韵既不完全依韵书,也不完全依唐音,而是介乎两者之间。杜诗用韵不依韵书,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证明;而其不完全依唐音,则是基于这种反推:假定《五百字》完全按唐音押韵,就意味着《广韵》臻、山两大韵摄的十多个入声韵部在唐代语音里只是一个韵部!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推断:杜诗的用韵是介乎韵书和唐音之间的。
所谓介乎二者之间,拿《五百字》来说就是:这十多部入声韵中,有些到唐代已合为一部;有些则仍然不同部,但发音相近而可以相和。这发音相近,正是与韵书一致的:《广韵》臻摄跟山摄是紧邻,所辖入声韵收音都是d。所以,它们可以异部合韵。而异部因韵近而合韵,这是自从《诗经》以来就存在的一个用韵传统。
当然,上述判断还有待于两个方面的证明:对全部杜诗用韵的细致分析;对唐代实际语音韵部的精确归纳。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更不是本文所能胜任的。
【注释】
[1]原载《杜甫研究学刊》199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