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发和”强调“和”乃是乐的基本功能,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一种通行观念:“和、乐如一”[82];“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83];“乐者,天地之和也”[84]。而“和”在孔子心目中又是“礼”的最高境界(《论语·学而》所载的有子之语“礼之用,和为贵”,应是得自孔子的思想)。由此可知,《乐》是为《礼》服务的,是《礼》的完成、实现。所以孔子强调:“立于礼,成于乐。”[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