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百字》通篇押入声韵,凡五十韵。它的用韵是依的韵书,还是依的时音?众所公认,中古韵书与实际语音是并不一致的。
谈到唐代的韵书,当然就是孙愐的《唐韵》,但此书已亡佚。不过,唐宋韵书都是承袭隋代陆法言的《切韵》的。此书也已不传。现存的时代最早的完整韵书是宋代陈彭年等奉敕编撰的《广韵》,此书被公认为唐宋韵书的代表。下面,我们把《五百字》的用韵跟《广韵》的韵部作一番比较(顺序为《五百字》韵字,括号内为该字在《广韵》中的反切下字,然后是该字所属的《广韵》韵目、韵摄):
(1) 拙 (悦) 薛韵 山摄
(2) 契 (结) 屑韵
(3) 阔 (括) 末韵
(4) 豁 (括)
(5) 热 (列) 薛韵
(6) 烈 (薛)
(7) 月 (厥) 月韵
(8) 诀 (穴) 屑韵
(9) 缺 (穴)
(10) 夺 (活) 末韵
(11) 穴 (决) 屑韵
(12) 渤 (没) 没韵臻摄
(13) 谒 (歇) 月韵山摄
(14) 没 (勃) 没韵臻摄
(15) 节 (结) 屑韵山摄
(16) 绝 (雪) 薛韵
(17) 裂 (薛)
(18) 发 (伐) 月韵
(19) 结 (屑) 屑韵
(20) 嵲 (结)
(21) 滑 (八) 黠韵
(22) 戛 (黠)
(23) 嶱 (达) 曷韵
(24) 褐 (葛)
(25) 出 (律) 术韵臻摄
(26) 阙 (月) 月韵山摄
(27) 活 (括) 末韵
(28) 物 (弗) 物韵臻摄
(29) 慄 (质) 质韵
(30) 室 (质)
(31) 质 (日)
(32) 瑟 (栉) 栉韵
(33) 橘 (聿) 术韵
(34) 骨 (忽) 没韵
(35) 述 (聿) 术韵
(36) 辙 (列) 薛韵山摄
(37) 兀 (忽) 没韵臻摄
(38) 折 (热) 薛韵山摄
(39) 窣 (聿) 术韵臻摄
(40) 越 (伐) 月韵山摄
(41) 雪 (绝) 薛韵
(42) 渴 (曷) 曷韵
(43) 卒 (聿) 术韵臻摄
(44) 咽 (结) 屑韵山摄
(45) 折 (热) 薛韵
(46) 卒 (聿) 术韵臻摄
(47) 伐 (遂) 月韵山摄
(48) 屑 (结)
(49) 卒 (没) 没韵臻摄
(50) 掇 (括) 末韵山摄
比较表明,《五百字》的用韵跨越了《广韵》的两大韵摄(臻、山),十一个韵部(质、术、栉、物、没、月、曷、末、黠、屑、薛);即使依《广韵》的“同用”(质、术、栉同用,物、没同用,曷、末同用,屑、薛同用),仍然跨越了两摄六韵。
那么,这种跨越韵部的情况是不是诗中转韵呢?显然不是。因为:第一,诗中有两处是一个韵脚便是一个韵摄[(12)—(15);(36)—(40)],不可能是转韵;第二,还有几处是孤立韵摄[(25)(43)(46)(49)],也不可能是转韵。可以肯定,《五百字》是没有中途转韵的。
由此证明:杜诗的用韵不是依从韵书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