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编过《乐》吗

(五)孔子编过《乐》吗

在孔子与“六经”的关系中,他是否编过《乐》是疑义最多的。考其原因,大概有二:其一,历史上并没有《乐》这样一部书流传下来;其二,历史上也罕有孔子编《乐》的翔实记载。司马迁讲:“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28]这里从“删诗”联系到礼、乐,可谓语焉不详。于是疑者代出。例如清代著名学者邵懿辰就认为:原本没有什么《乐经》,“乐之原在《诗》三百篇之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之中”[29]。这个论断,明显是从上引司马迁那些话引申出来的。这个说法当然也非全无道理,因为“乐”(曲调)是配“诗”(歌词)的,而又往往应用于“礼”的场合。可是,正如我们所见的,《诗》有词无曲,亦即有“诗”无“乐”;而《礼》更谈不上对“乐”本身的记载。因此,必定另有专记曲调的曲谱。这种曲谱可以名之为《乐》,而其内容正好与《诗》相反,是有曲(“乐”)无词(“诗”)的。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孔子所说的:“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30]这里的《雅》《颂》既指歌词(属《诗》),也指曲调(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