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买到一支合适的牙膏

22.怎样买到一支合适的牙膏

1999年暑假里的一天早晨,我和儿子早上刷牙的时候,发现剩下的牙膏不多了,于是两个人合作把管里的膏体挤到出口处,并用夹子把空着的部分夹紧,这样一来,还能再用两三天。厉行节约,是我们家的一贯做法,儿子从小就受我们影响,从不浪费任何东西。

上午,我带着儿子来到一家小商店买牙膏,这家小商店是我们学校一位退休教师开的,铺面不大,但日用品种类还算齐全,我和儿子跟那位老师打过招呼,开始挑选牙膏。当我看到透明的玻璃柜台里摆着好几个品牌的牙膏时,决定让儿子参与到如何选择的过程中来,以锻炼他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尨尨,你看爷爷这里有这么多牙膏,咱们该选哪种好呢?”我先发问。

“爸爸,咱家用的是中华牙膏,就买中华牙膏吧。”儿子说。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的话,你选哪一种呢?”我接着问。

那位老师明白了我的意图,就把柜台里的所有牙膏都拿出来摆到台面上,笑眯眯地看着儿子说:“来,你帮爸爸挑吧!”

儿子一会儿拿起这支,一会儿又拿起那支。左瞅瞅右看看,一副认真的样子,我在一边耐心地看着他,一声不吭。

“爸爸,我喜欢这一支。”儿子举起一支包装盒上印着花花绿绿图案的牙膏说。

“为什么呀?”我想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

“因为我喜欢这些画儿。”儿子说。

“可是买牙膏不是为了看画呀。”我启发他。

“那该看什么呀?爸爸。”儿子问。

“买牙膏是为了刷牙,所以要看质量,也要看价钱。”我对他说。

“那质量怎么看啊?”儿子又问。

“可以先从外观看,也就是看包装印得好不好。”我对儿子说,“你比一比这些牙膏,哪几种你觉得印得最好。”

儿子又仔细把那些牙膏翻看了一遍,挑出五六支,其中包括我们常用的中华牙膏,说:“爸爸,我觉得这几个就挺好的。”

我拿起这几支牙膏看了看,包装盒上的图案都是色彩缤纷的,但有的印刷精良,也有的品质不佳。

“尨尨真棒!这些图案是很好看,可是你再仔细比一比,还能发现什么不同?”我希望他能自己比出高下。

儿子拿起两支牙膏,分别跟另外几支比了比,煞有介事地说:“这两支上面的字不清楚,不如这几个好。”我看了看,果然其中两个字体印刷不如人意,有的地方甚至一行字里的字体都大小不一,虽然色彩鲜艳,但质量明显不行。

“你看,东西好不好,一比就能比出来。”我说。

“那咱们就不要这两支了。”儿子说。

“好,那剩下的该挑哪一支呢?”我又问。

“这几个都挺好的。”儿子说,估计他也难以抉择了。

“可是咱们只能买一支。”我说。

“那咱们买这个吧。”儿子拿起一支国际品牌的牙膏说,“这个电视上有。”

“电视上有的不一定就好,而且价钱你还没问爷爷呢。”我对儿子进一步引导。

“爷爷,这个多少钱?”儿子礼貌地问我的那位老师。

老师把儿子挑出来的每一支牙膏的价钱都告诉了儿子,怕他记不住,还拿出小纸片,把每支牙膏的价钱写下来,压在了相应的牙膏下面。我让儿子把牙膏按价格高低重新摆好。

儿子摆好牙膏,说:“爸爸,这个最贵,这个最便宜。”4岁多的儿子已经知道用贵和便宜对价格的高低进行描述了。

“很好,那你说该怎么选呢?”我接着引导他。

“这个太贵,咱就不要了。”儿子有了价格概念后,立刻把那支最贵的国际品牌的牙膏拿开了。

“然后呢?”我问。

“这个倒是便宜,可是咱们没用过,不知道好不好。”儿子把最便宜的那一支也拿开,说,“你看这里的盖子都没盖好。”

台面上只剩下中华牌和另一支国际品牌的牙膏了,中华牌的还略便宜些。

“电视里也能看到这个,”儿子举起那一支牙膏说,“也不知道好不好。”

“尨尨真厉害,挑选的这两支都很好。”我鼓励他。

“那该买哪一支呢?”儿子问我。

“这中华牌牙膏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这一支是国外的品牌,要是让我选的话,我愿意选咱们自己的品牌,因为咱们是中国人。”

“那就还是买中华牌牙膏吧!”儿子十分坚定地说。老师看到这里,开始一个劲地夸他。

“好,那就听尨尨的。”我给老师付了钱,让儿子拿起牙膏,跟老师告别后,就回家了。

“尨尨,买东西要学会货比三家,才能做到物美价廉。”我边走边说。

“爸爸,什么是货比三家呀?”儿子问。

“就是要把同类的商品比一比,”我向儿子解释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看今天你自己都能比出牙膏的好坏。”

“嗯,那什么是物美价廉呀?”儿子又问。

“物,就是东西;美,就是好;物美就是东西要好。价,就是价格;廉,就是便宜;价廉吧……”我故意停顿了一下。

“爸爸,我知道了,价廉就是价格要便宜。”儿子自豪地说。

“对了,所以以后咱们买东西,要学会货比三家,做到物美价廉。”

“爸爸,我知道了。”儿子答应到。

“还有,尽量使用国产商品,因为咱们是中国人。”我补充到,接着唱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儿子以前就听我多次唱起这首歌,也跟着哼起来,边走边跳。

卢勤知心话

小牙膏,大学问。尨尨爸爸不愧是博士,不仅自己知识丰富,而且善于把选择的学问传授给孩子。这种传授,是互动的、启发式的,让孩子在比较与选择中懂得买东西要学会货比三家,才能做到物美价廉。生活中处处是课堂,“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样的经验靠口头传授是无效的,只有经过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