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失误自己担

30.自己的失误自己担

从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给他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他自己的书包要自己收拾,而且自己的书包要自己背。从那时起,院里的邻居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我在前面快步走,手里拎着自己的公文包,儿子背着双肩包,跟在我的后面,三步并作两步跑,再后面是两手空空的保姆。我早早地去上班,保姆负责把儿子送上校车。

儿子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先在楼下玩耍一个小时以上,然后回家吃饭,饭后写作业。因为北大附小的作业并不多,所以他可以早早地写完。写完作业后,他自己根据课程表和老师的要求,准备好第二天所需的课本和学具,整整齐齐地装进书包,然后上床睡觉。我们偶尔还会要求他睡觉前再检查一遍,以确保准确无误。

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儿子早早上学去了。吃早饭的时候,妻子告诉我她发现儿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语文书。

“估计是他今天没有语文课吧。”我觉着儿子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不大可能忘记收拾课本。

妻子走进儿子的房间,查看了一下他压在课桌玻璃板下的课程表,焦急地说:“糟了!儿子忘了带语文书了!今天第二节课就是语文,咱们现在给他送过去还来得及,要不你打车去给他送一趟吧。”

“不去!”我坚决地说,“你小的时候爸妈给你送过东西没?”

“那时候他们哪顾得上管那么细呀,全靠我们自己。”妻子如实地说。

“你不是说过吗?失误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我说,“可以让儿子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我们总是无原则地帮他,他就永远也学不会独立。”

“那就听你的吧,我也得早早到单位呢,今天事儿多。”妻子无奈地说。

“赶紧吃饭吧,咱们该干啥干啥,看他晚上回来的反应吧。”说完我先出门了。

晚上我从单位回来,儿子已经吃过晚饭开始写作业了。

“孙士奇!”等儿子写完作业,我把他叫了过来,问,“你今天语文课怎么上的呀?”

“我忘了拿课本了。”儿子从屋里走出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你没带课本老师没发现?”我接着问他。

“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找不到课本,估计是落家里了,就跟同桌借着用来着。”儿子说。

“那同桌不用书啊?”我说,“借给你人家看啥呀?”

“我们把课本放在书桌中间,我负责翻书,然后我们两个人都可以看。”儿子说。

“老师没说什么?”我继续问道。

“开始老师说,孙士奇你上课时不要跟同学交头接耳。”儿子实话实说。

“那你怎么说的呀?”

“我就站起来回答,说:‘老师,我忘了带语文课本了,希望能跟同学一起看书。’”儿子复述了自己跟老师说过的话。

“老师怎么说的?”

“老师说:‘那你们不要再说话了,而且你要注意,今后不要丢三落四的。’”儿子又把老师对他说过的话复述了一遍。

“没带课本的滋味儿不好受吧?”我明知故问。

“嗯。”儿子有了切身体会,也诚恳地回答。

“有句话叫‘吃一堑,长一智’,意思就是说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及时改正,就一定能走上成功的道路。所以你自己的事要自己独立承担,爸爸妈妈不会管你那么多的。今天的事就当是个教训,希望你以后不要再犯这种粗心的错误。”

“爸爸,我知道了。”儿子一本正经地说。

后来,儿子还有一次上学时忘了带水杯,我们纠结半天还是没有给他送去。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有出现过丢三落四的问题,还养成了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只要出门,他就会列出清单一一核对,直到他去美国留学,收拾行李时也依然如此。

卢勤知心话

面对一个上学忘记带课本的孩子,几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第一时间到学校把课本送给孩子,认为这是家长天经地义的“责任”,而把孩子自身的职责抛在了脑后。殊不知,承担失误,并为失误买单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他们长大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