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冠军的“专题受访”
2011年11月27日,是个星期天,也是北京市高中组足球联赛的决赛日,儿子踢完比赛回到家,“咣”的一声推开门,呼喊着就冲进了客厅。
“你们夺冠了吧?”我把手里的书放下,从沙发上站起来问。
“是啊!”儿子兴奋地说。说完还把地板上的足球挑起来,在脚面上颠了两下,又准确地踢进了衣物篓里。
“来来来,我来采访一下咱们的足球冠军。”我走到客厅中央,拉着儿子往沙发上走。
“我得先写一篇博客,表达一下我激动的心情。”儿子说。
“等会儿再写,等会儿再写。”我使劲拉着他说,“你看世界杯,冠军队员都是先接受采访,再回去发文章的。”
无奈之下,儿子被我拉到沙发上坐好。我拿起电视遥控器当作话筒,学着记者的样子,开始对他进行采访。
“孙家电视台,孙家电视台,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孙家会客厅。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高中组足球联赛中,北大附中夺得了冠军,首先让我们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同时,我们也很荣幸地邀请到北大附中足球队的孙士奇同学来到了我们的直播现场,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大家鼓掌欢迎!”
妻子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儿子端端正正地坐好,仿佛真的在接受电视采访的样子。
“孙士奇,请先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我们现场的上亿名观众非常期待听到你对本场比赛的看法。”我说完便把遥控器伸到了儿子的嘴边。
“哇,上亿名观众啊!在哪儿呢?”儿子手搭凉棚左右望了望,问道。
“这不是嘛,我就是‘一’名观众。”妻子对我的说法心领神会,马上把“一”字念成去声解释道。
儿子捂嘴笑了笑,又一本正经地说:“大家好,我叫孙士奇,很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
“请问孙士奇同学,你是这场决赛的主力队员吗?”我问。
“不是,其实我应该算板凳队员,我是我们学校一队的,一队是新队员,今天打决赛的是二队,他们都是高三的牛人。不过我们都是北大附中足球队的,都算冠军队成员。”儿子谦虚地说。
“那也要向你表示祝贺,‘外星人’罗纳尔多在18岁的时候参加1994年美国世界杯,没上场就代表巴西队夺得了冠军。”我说,“不管有没有上场,都是冠军队成员,也从侧面说明你在足球方面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和水平,也希望你将来像‘外星人’一样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儿子很绅士地笑了笑。
“那请你分析一下你们夺冠的原因吧,上亿名观众都等不及了。”我说。
“好的。”儿子欠了欠身说,“我们学校有很好的足球传统,刘世哲教练去年成立了业余足球队,在年初的海淀区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于是获得了参加市里联赛的资格。教练在比赛中把队员分成了两队,并且把实力强、有经验的队员放在了二队,我们这些新手放在一队,以迷惑对手,结果打出了很好的成绩,一队出线,二队夺冠,但都是北大附中的,所以都算冠军队成员。”
“哇,孙士奇太棒了,我爱你!”妻子挥动着双臂高喊,像极了追星的女球迷。
“那你是怎么进入校队的,能不能分享一下你自己的经历?”我又问道。
儿子低头停顿了几秒钟,然后仰起头说:“我从小就喜欢足球,在人大附中读初中的时候,上了足球选修课。高中继续在北大附中选修足球课,每周一、三、五跟着刘世哲教练进行系统的训练,几乎是风雨无阻。长期坚持下来,让我有了很好的运动感觉,足球也成了我最喜爱的一项运动。其实我的天赋并不好,可能是勤奋刻苦的缘故吧,我被选进了校队,在一队踢主力后腰。”
“感谢孙士奇同学在夺冠后接受孙家电视台的独家专访,还有一点点时间,请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跟上亿名观众说吗?”我又一次夸张地说。
“感谢北大附中,感谢刘教练,感谢孙家电视台,感谢在场的上亿名观众。”儿子又认真又幽默地说。
“还要感谢你的爸爸!”妻子说,“是他在你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你踢球,尤其是在你上小学以后,每周都坚持着,没有你爸爸的坚持,也许就没有你今天的成绩。”
“是的,是的,感谢我的爹地,也感谢我的妈咪……”儿子乐得笑弯了腰,说话都连不成句了。
吃完晚饭,儿子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在18点59分,发出了一篇博客长文,题目是《记我不到一半的高中足球生活》。
儿子在博文中回忆了自己进入球队前后的经历,也感谢了跟他一起踢过球的所有人,在结尾处,他这样写道:
湿哲(指校队主教练刘世哲)说:“虽然是冠军,但是我们与北京四中和石油附中等强队的差距还是存在的,路还长,还要走。”
是啊,以后的路还长,校队也还要注入新鲜的力量。北附的这种足球气氛和足球精神相信也会一直在,所以,我们还得继续努力下去,实现我们对足球的梦想。
就这样,
加油!
卢勤知心话
为孩子的成就“鼓与呼”,告诉孩子“你真棒”……适时的激励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对未来更有信心。这个家庭别具一格的奖励方式,不仅给孩子一个“张扬”的渠道,也给了孩子一个展示和思考的平台。这是一场“秀”,秀的不仅是孩子的成绩和一家子的默契,更是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这让孩子真正享受了爱,明白了团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