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一定让你去成Efteling
2005年儿子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和邻居商量好,让两家的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欧洲旅行,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我们两家一起到旅行社报了个团,7月21日晚,我们一起吃饭,为两个妈妈和两个孩子饯行。
“你们这一次去荷兰吗?”我想起来前一段时间跟飞利浦集团的一位副总裁举行过产品合作会谈,会间休息闲聊时我说过儿子暑假会去欧洲旅行,他建议孩子们去一个叫Efteling(埃弗特林)的主题公园,还说这是欧洲最好的儿童乐园,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去啊,”妻子说,“我们最后一站去荷兰,前面会去德国、法国、卢森堡。”
“还有比利时。”两个孩子抢着说。
“哦,那有时间带孩子们去趟Efteling,据说那是欧洲最好的主题公园。”我说。
“耶!”两个孩子兴奋地叫起来。
“可咱们报的是团体游,不知道导游让不让单独行动呢?”邻居吃了一口菜,说,“估计够呛。”
妻子看了看我,说:“再说交通我们也不熟,让我们去也找不着啊。”
“我荷兰有校友,可以找他们帮忙。”我说,“儿子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又是美国老师教的口语,估计有问题可以应付。你们到了欧洲给我打电话,看看具体什么行程,我先联系着朋友,争取去成Efteling。”
“那敢情好,这事儿就拜托你了。”邻居说,“我们就等好消息了。”
7月22日一早,我和邻居一起把她们送到了机场,我还要了带队导游的电话,以便随时联系。
晚上10点多钟,在我家聊天的邻居快要跟我道别的时候,我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话,他们已平安抵达杜塞尔多夫,开始了西欧五国观光之旅。
“那你们的具体行程确定了吗?在荷兰是什么安排?”我直奔主题。
“我们在阿姆斯特丹会住一宿,参观广场和风车磨坊,游览水城夜景。”妻子说,“第二天看水坝和花街。”
听到“花街”,我意识到那实际上指的就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是一个不适合孩子们去的地方,于是就对妻子说:“花街不能去,那是红灯区,你们到时候带着孩子们单独行动。”
“可是护照都让导游收走了。”妻子无奈地说。
“护照是私人用品,他们无权没收。”我说,“你跟他们要,如果不给,就给我发短信,我来想办法。”
妻子答应试试看,然后我叫过儿子来,问:“孙士奇,如果你遇到问题要多向当地人请教,正好练练英语。”我说,“你想去Efteling吗?”
“我想去呢,总看风景没什么劲。”电话那头的儿子说。
“那爸爸一定让你去成Efteling,”我说,“你等着好消息吧。”
儿子听到我这么说,高兴地挂了电话。邻居也跟他夫人和孩子聊了几句,然后就回家休息了。
一会儿我收到了妻子的短信,说导游不同意把护照还给他们。于是我给导游打了个电话,说明护照是私人用品,他无权没收,他说旅游团从来都是这样做的,我说从来如此未必合法,希望他能提供方便,否则我会找他们单位和其他必要途径解决此事。
第二天,我提前来到办公室,通过私人电子邮件向住在阿姆斯特丹的朋友求助,拜托他就妻儿和朋友们前往Efteling提供交通上的指导或便利,并把旅行团安排参观水坝和花街那一天的日期告诉了他,然后再想办法在那一天让妻儿脱团自由行动。
7月24日,我上班以后,收到了朋友的邮件,他愿意提供交通上的便利,陪妻儿和邻居前往Efteling,并说他也没有去过,正好借机一同游览,我把妻子的电话发给了朋友,让他联络安排具体行程。
之后我抽空给旅行社打了个电话,跟他们认真地沟通了自己的诉求,旅行社回话说统一管理护照是行业惯例,也是为了全体团员的利益着想,希望我理解和配合。我对此答复并不满意,重申了自己的请求,并提出旅行社安排未成年人参观红灯区,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合适,我会继续寻求解决方案。旅行社工作人员听我这么一说,答应继续研究,但也希望我保持理解和配合。
晚上,邻居又来找我聊天,当我把要护照的经过和结果跟他介绍了以后,他说:“国富,我也问了几个朋友,他们说一般出国游都是这么做的,实在不行就别麻烦了,再有两三天她们就该回来了。”
“那不行!”我口气坚决地说,“从来如此不一定就对,我答应了孙士奇,就一定要努力到最后,不到最后一分钟,我决不放弃。”
就这样,我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休息时间,继续跟旅行社交涉。然而旅行社一再以保证全团的整体利益为由拒绝归还护照,于是我拨通了旅行社的投诉电话,郑重阐明了我的立场和请求。
随后旅行社打来电话,说我的投诉已得到公司的处理,具体方案是孩子们可以不去“花街”,孩子们在酒店等着,仅安排大人去参观。我听了以后,简直是啼笑皆非,于是决定给他们发出最后通牒。
晚上,我起草了一份投诉信,措辞严谨而又犀利,把旅行社的不当做法和自己的合理请求进行了阐述,并声明保留对旅行社追溯一切责任的合法权利,同时,在信的最后一段还特别写到,在妻儿取回自己的护照以后,如果因此造成全团其他人员的任何损失,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写完这封投诉信,我用家里的传真给旅行社发了过去,并把出发前我们复印好的两个大人和两个孩子的护照和签证复印件,以及跟妻子要过来的行程单,作为附件也发了过去。发完全部传真以后,已经接近深夜两点。
7月26日快到中午的时候,我接到了旅行社的电话,说护照可以发给我们,并且允许我们单独行动,但一定要按时归队,因为这将是最后一个旅游目的地,参观完,全体团员就要启程回国。
下午,我也收到了妻子的短信,说导游已经把护照还给他们了,朋友也跟她联系好了,第二天去游览Efteling,然后就该回来了。我马上给导游发了条短信表示感谢。
7月28日晚,我和邻居去机场迎接从欧洲旅游回来的家人,当两个孩子兴奋地说Efteling是他们去过的最好玩的游乐场时,我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遇事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其实到了最后一刻更不该放弃。这不仅仅是对待某件事的原则,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相信Efteling游乐园的精彩也教会了孩子们更多的人生道理。
卢勤知心话
我们常说,父母要给孩子最好的。什么是最好的?就是父母在孩子的每一次成长中,都能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个故事中,尨尨爸爸为让孩子能看到荷兰的Efteling主题公园,面对重重阻碍,使出浑身解数,坚持不懈,最终如愿以偿。这,不仅让孩子在这次难得的出国机会中开阔了眼界,也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爸爸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父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