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里受处罚

32.儿童节里受处罚

2002年的6月1日,是儿子在北京度过的第一个儿童节,正好是个星期六。

这一天,妻子单位搞儿童节电脑促销,忙得没有休息时间。于是我约了一位同样来自太原的老朋友一起到北京西郊登鹫峰。他家的孩子也是个男孩,已经十一二岁了。

上午我们登了鹫峰,中午在山脚下的果园采摘、吃饭,饭后准备回城里带着孩子们去看场电影。

从郊区回到城里时,我想起来要回家拿点东西,于是来到我们在中关村的住所下面,把车停靠在正在铺沥青的中关村东路边上,让朋友带着两个孩子在车里等着,我步行向家里走去。

“国富,快下来!”我刚取好东西,朋友就在电话里焦急地说,“警察来拖车了。”

“你不是可以开车吗?把车开到我们院大门口来吧。”我说。

“刚才我看见警车了,车还没启动就被警察拦住了,我还忘了带驾照,看这事儿闹的。”朋友语速很快地说。

“我马上就到。”我挂了电话,飞跑着来到了路边。

一辆警车闪着灯停在我的车后边,而在我的车前方,一辆拖车正滴滴地响着往后倒,朋友跟在拖车旁边,跟里面的警察说着好话。

“爸爸,这是怎么了?”我刚坐回车里,儿子就小心地问我,话音里透出几分恐惧。

“没事,警察叔叔在执行公务。”我若无其事地说,不想让孩子感到紧张。

“爸爸,警察叔叔会把咱家的车没收吗?”儿子胆怯地问道。

“不会,我一会儿跟警察叔叔说说就没事了。”我满怀信心地说,“儿子别怕,警察叔叔是不会难为我们的。”

“孩子们别紧张啊,在车里好好坐着。”朋友返回来拉开另一侧的车门,对坐在后排的两个孩子说。

拖车在我们的车前停了下来,吊臂慢慢地伸到了发动机盖上方。

“爸爸,”儿子看着吊臂伸向我们的车时顿时紧张地喊道,“这是怎么了?”看来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情景吓坏了。

“儿子别害怕,我去跟叔叔交涉,你和哥哥乖乖地坐在车里别动啊。”我拉开车门,跨出了驾驶室。

“爸爸,你快点儿!”儿子说,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我关上车门,走到拖车的驾驶室旁边,跟警察客气地说:“警察师傅,请听我说。”

一名警察回头看着后面,还在调整吊臂伸缩的远近,另一名警察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表情冷峻。

“我们就停了一小会儿。”朋友也过来了,又对着副驾驶位置上的警察说,看来他是刚才做出拖车决定的主要人员。

“你是光违章停车吗?”那名警察严肃地问。

“这不是看到您来了我才想挪动的嘛。”朋友客气地说,“况且车还没启动呢。”

“你的驾照呢?”警察反问道。负责调整吊臂的警察已经下了拖车,开始在我们的车轱辘上安装卡具。

“我忘带了,这是我朋友的车,他刚下车回家取点东西,就离开了两分钟。”朋友继续解释。

“我逮的是你,知道吗?”警察不依不饶地说。

“别这样别这样,责任在我。”我接过警察的话说,“确实是我停的车,您罚我吧!这是我的驾照。”

我们说话的时候,卡具已经装好了,那名警察回到拖车跟前按了一下按钮,吊臂慢慢地升起来了。

“爸爸!”儿子吓得在车里大声地喊。

“警察师傅,您看,今天是儿童节,我们带着孩子们出来玩儿,准备去看电影,别吓着孩子们。”我听到儿子恐惧的叫声,赶紧跟警察说明情况。说完回到车跟前拉开车门对着里面说:“儿子别怕,警察叔叔是在帮着咱们测试轮胎呢。”说完赶紧又关好车门。

“还有孩子啊?”警察意识到车里有孩子,语气缓和了许多。

“是呢,我刚才上楼拿了点儿东西,没想到会碰到这么大的问题。抱歉抱歉。”我诚恳地说,“是我违章停的车,您就罚我吧,我一贯文明驾驶,还没被罚过呢。”

“我看看你的驾照。”警察说话温柔了很多,检查了我的驾照后,对着他的同事说:“把吊臂放下来吧。”

负责调整吊臂的警察又按了一下按钮,吊臂慢慢地降下来了,随后他开始拆装车胎上的卡具。

“行了,车子没启动,不算你朋友无照驾驶,但你违章停车得接受处罚。”警察嘱咐开警车的同事给我开罚单,又说,“先去哄哄孩子吧,下次注意。”我连声道谢,回身拉开了自家的车门。

“看,警察叔叔说,咱家轮胎没问题。”我大声对儿子说,“赶紧谢谢警察叔叔。”

“谢谢叔叔!”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

“小朋友节日快乐!”警察也大声地回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和朋友随着警察来到警车前面接受处罚,警察把罚单递给我,说:“以后可不能乱停车了啊!”

“以后不会这样了,今天真是谢谢您了。”我和朋友客气地说。

“好了,赶紧陪孩子看电影去吧,这捷达车也不错。”警察发动了警车,离开了我们,拖车也跟在它的后面,摇摇晃晃地走了。

“爸爸,”等我坐回驾驶室时,儿子叫我,声音清亮了许多,“警察叔叔走了?”

“嗯,他还夸你选的车不错呢!”我说。

孩子们立马恢复了节日的好心情,我们一路说笑着奔向了电影院。

卢勤知心话

这是一个意外,但也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可能碰到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这些“意外”,不仅会有效弥合孩子由“意外”而引起的恐慌心理,更是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认识社会规则,融入社会生活的历练和教育机会。聪明睿智的尨尨爸爸,不仅化解了“危机”,更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