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行胜于言

26.行胜于言

在儿子第六个生日到来之前,我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在毕业典礼前夕,我回太原把儿子接到了北京,准备带着妻儿一起参加这一重要仪式。

毕业典礼当天,天气晴朗,头一天晚上刚下过雪,清华园笼罩在一片洁白之中,显得纯净而又庄严。我穿着学位袍,妻子捧着一大束鲜花,我们在清华礼堂草坪前的日晷仪前面合影留念。那座著名的日晷仪,底座上镌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字,我给儿子认真地解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尨尨,你看,这些穿着学位服的,从今天起,都成了硕士或者博士。”我对儿子说。

“哪些是硕士,哪些是博士呀?”儿子问道。

“灰色的是硕士,黑色的是博士。”我说。

“爸爸,那硕士和博士谁厉害呀?”在儿子的思维里,厉害是终极的判断标准。

“当然是博士厉害了。”妻子说,“爸爸今天就成了博士,厉害吧?”

“那有没有比爸爸还厉害的呀?”儿子继续问。

“当然有了,校长就比爸爸厉害呀,他要给爸爸授予学位呢,顾爷爷也厉害呀,是他指导我成为博士的。”我说。

“哦,那我长大了也要成为厉害的人。”儿子说。

“尨尨真棒!你将来一定会比爸爸更厉害。”我抱起儿子说,迈步走进了大礼堂。

学位授予仪式时间很长,校长讲完鼓励毕业生的话,和一位副校长分别站在舞台两侧,一一接受同学们的鞠躬礼。等学生鞠完躬站起来,校长含笑把学生头上学位帽的流苏从右往左摆好,把学位证书亲手颁发给同学,再合影留念,整个过程一丝不苟。

“爸爸,什么时候轮到你呀?”儿子坐在我旁边,小声地问,希望尽快看到自己的父亲出现在舞台上。

“等念到我们系的名字时,就该爸爸上去了。”我说。

“你们是哪个系?”儿子问。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我一字一顿地对儿子说。儿子点了点头,继续安安静静地看着舞台上略显枯燥的仪式。

广播里提到了下一轮接受学位授予的院系名称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儿子就小声地跟我说:“爸爸,该你上台了。”

我站起来,排好队,怀着激动的心情,到台上向校长鞠躬,等校长把学位帽上的流苏摆好以后,我恭恭敬敬地从校长手里接过学位证书。

我跟校长合完影从舞台上一走下来,就听到儿子叫我,我抬头一看,原来妻子带着他从座位上来到了舞台跟前,要让他为我献上那束漂亮的鲜花。

“请等一等。”当我接过儿子的鲜花,直起身准备离开时,一名摄影师拦住了我们一家三口。

“我是校报的记者,可以给你们照张相吗?”摄影师客气地说,“我看您是带着全家来参加毕业典礼的,很有意义。”

我抱起儿子在妻子身边站好,让摄影师拍照。

“您这是要发新闻吗?”我也客气地问道。

“不一定要发新闻,但带着家人,尤其是带着这么小的儿子参加毕业典礼,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摄影题材。感谢您的配合。”摄影师说。

“那谢谢您,能留给我们自己一份吗?对我们来说也是个纪念。”我说。

“没问题,一会儿照完相,您把地址给我就成。”摄影师说,“我一定给您留一组照片。”

我们回到座位上,按照摄影师的要求,又拍了一些照片。拍完后摄影师接过我写给他的地址条,连声道着谢离开了。

“孙国富,你出来,看看这位小明星是谁?”几天以后,我跟几位要好的同学正在二校门旁边的纪念品商店买东西,在门外浏览报刊橱窗的一名同学兴奋地喊出了声。

我从商店出来,循声来到橱窗前,顺着同学的指点,看到了橱窗里的那张照片,儿子一脸喜悦,依偎在身着博士学位袍的父亲怀里,显得稳重而又略带羞涩。

其他几位同学也纷纷从商店里出来了,有一个没有见过我儿子,就问我:“你儿子这么大了,上几年级了?”

“我儿子都博士后了。”我一本正经地说。

“啊?那是少年班啊?怎么没听你小子说过啊?”同学惊讶地说。

“博士的后代,可不就是博士后嘛。”我又说。

同学们恍然大悟,笑声响起一片。

从商店回到实验室,我收到了摄影师发来的照片。晚上回到家给妻子和儿子拿出来分享,他们也非常高兴。

“尨尨,你还记得什么叫‘行胜于言’吗?”我问儿子。

“爸爸我记得,就是要行动,要说话算话,不要光说不练。”儿子用我给他解释过的大白话回答。

“对,你看这位给咱照相的叔叔,就做到了行胜于言,所以咱们以后也要说话算话,行胜于言。”我趁机鼓励儿子说。

“爸爸,我长大了一定行胜于言。”儿子大声地答道,脸上的表情郑重其事。

卢勤知心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父亲是儿子心目中的榜样与英雄,那么儿子一定会成长得很好。国富带儿子参加自己的毕业典礼,让儿子亲眼看到爸爸戴上了博士帽,这场景儿子会终身难忘!在他的潜意识中,他会产生“我长大了也要成为厉害的人”的宏伟志向。身教胜于言教,说破嘴,不如给孩子做出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