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愿望还是决定
儿子初中刚毕业就开始琢磨上大学的事,但究竟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上大学,一直犹豫不决。为了帮助儿子下定决心,我们也做了长时间的准备。
儿子首先关心的是国内大学的世界排名,他问过我清华和北大在世界上的排名情况。其次关心的是如果出国读书应该在哪里读高中,为此我带着他参观了几所以出国成名的民办高中,但儿子也兴趣不大。对于一些名校的国际部,他又觉得一上高中就为了某个国家的考试而准备,要彻底放弃国内高中的课程,又有些得不偿失。
就这样,一转眼已经到了高一的暑假。为了帮助他早做决定,我们给他报了一个美国游学夏令营,两个星期时间转了美国好多所大学。
“孙士奇,你确定在哪里上大学了吗?”暑假快结束的一天下午,妻子见我和儿子都在家,就想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事定了,因为时间过得飞快,再犹豫就来不及准备了。
“还没想好呢。”儿子实言相告,“这事可不比买个东西啥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且不是非此即彼。”
“从大的方面来看啊,你们这一代人,不管将来干什么,都需要国际视野,因为咱们国家会越来越开放,国际交流会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妻子说,“像我们这代人,英文好是加分项,爸爸就深受其益。对你们来说,外语不精必定是减分项。”
“这个我理解,但我也可以读研究生时再出去啊。”儿子说,“有人说在国内读书可以积累人脉。”
对于这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我早有主意,于是直接对儿子说:“所谓人脉,并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能对多少人提供帮助,说到底人脉是能力问题,不单纯是渊源问题。你没本事,同学再能干也不能事事帮你、时时帮你。”
“还有就是在美国读大学,要花很多钱,咱家有那么多钱吗?”儿子口风一转,问了个很现实的问题。
“咱家是没多少钱,但比爷爷奶奶年轻时有钱,我当年去长治县上中学,爷爷毅然决然地把盖了一半的房子停下来,省钱供我上学。咱家现在好歹还有两套房,实在不行,卖掉一套也要供你上学。但有一点,希望你读大学期间量入为出,不要铺张浪费。”我说。
儿子想了想,说:“那行,我希望去美国读大学,而且现在就可以转到北大附中的出国单元,这样我还可以把高中学分全部拿到手,还能争取参加高考,看看两手都抓,能考到什么程度,挑战一下自己!”
“那我再问问你,对于去美国读书,是你的愿望还是决定?”我郑重其事地问儿子。
“是决定!”儿子坚决地说,“不再犹豫了。”
“好,是愿望可以长留心底,是决定就要付诸努力。”我说,“你要为你的决定付出真正的努力,才能把决定变成现实。在我小的时候,爷爷说过一句话,叫作‘好汉一言,好马一鞭’,意思就是说,是好汉,一句话说出来,就要说到做到,是好马,一鞭子打下去,就要一往无前。”
儿子说:“好的,我马上行动,明天就去报托福班,现在去学英语。”说完就走回自己的房间,练起了听力。
是愿望可以长留心底,是决定就要付诸努力——这个历时一年的决定,不仅让儿子明白了抉择需要谨慎和效率,更是让他明白了愿望和决定的本质区别在于行动。相信我和他这次的讨论,会在他今后的人生中留下些许积极的影响,会让他把决定和行动联系得更加紧密。
卢勤知心话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是成长的要素,也是成熟的必然。这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判断选择能力,也为孩子未来生活有主见奠定了基础。孙士奇到美国读大学的决定是慎重的,也具备强有力的行动力。他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撑并智慧引导他的家庭,有一对民主而睿智的父母。对父母而言,这是一种引领能力,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