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也可以是正常的

56.浮躁也可以是正常的

儿子升入五年级以后不久,总是不定期地跟同学聚会,也有不少的同学周末来我家玩耍,看到孩子跟朋友们互动良好,我们感到十分欣慰,也乐得在家里招待他的伙伴们。

但儿子的学习状态,却引起了我的一丝不安。虽然我很少给他辅导作业,但多年以来,每逢周末,我总是会习惯性地翻翻他的课本和作业本,以大致了解他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态度。因为从作业本的整洁程度,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注意到,他写字没有以前那么认真了,字迹开始显得有些潦草。

我记得自己十多岁的时候,开始每天贪玩,甚至有些厌学,写作业时也总是是草草了事,虽然都会做,但还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很长时间才把心收住。于是一开始看到儿子的作业本变得不再整洁的时候,我也没有着急,希望老师能在合适的时候帮助他,我只是从侧面对儿子提醒了几次。但过了一段时间,并未见好转。我就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妻子,她也觉得儿子现在对学习没有以前那么积极认真了,我跟妻子说自己担心儿子会出现厌学情绪,但大大咧咧的妻子说我想多了,让我不必过虑,等看看儿子期中测验的结果再说。

儿子期中测验过后没有像以前一样及时向我们反馈结果,等我和妻子过了很久问起他的时候,他才满不在乎地把卷子翻出来让我们看了看。虽然成绩还不错,但卷面确实让我看不下眼。想到儿子所在班级刚换了班主任,可能还在磨合阶段,我们也就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了一些鼓励他的话,让他把卷子收了起来,但我还是决定找机会再跟他做些沟通。

有一天临睡前,我来到他的屋里,决定和他聊一聊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坐在椅子上,他坐在床沿上,俩人面对面坐着。

“儿子,你最近在学写连笔字吗?”我问他。

“没有啊。”儿子实话实说。

“我看你作业本上写字的笔画都连起来了,以为你开始学写连笔字了呢。”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去赶庙会,在书摊上见到一本《行书钢笔字帖》,就买回来照着开始学了,班上的同学争着借阅,都想着像大人一样写连笔字,觉得那样很牛。”

“呵呵,”儿子笑了笑说,“都想快点长大。”

“你也想快点长大吧?”我顺着儿子的思路问。

儿子看了我一眼,晃动着在床沿上悬着的两条小腿,说:“不长大吧,没劲,长大了,也没劲。”

我觉得儿子的话富有深意,一定是他碰到了什么问题,于是决定先打开他的话匣子,好一探究竟。我探身拍拍他的肩头,开玩笑似地说:“这话说得这么深沉,成哲学家了啊。”

“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这么认为,”儿子低头看着他晃动的脚尖,说,“上了好几年学了,到了高年级,反而提不起精神来了。”

我觉得是时候切入正题了,就抓住机会说:“那怪不得你最近作业写得潦潦草草呢,卷子也是,没有以前认真整洁了。”

“我知道,柴老师说我们这是浮躁。”儿子说。他们新来的班主任姓柴。

“柴老师说得对,你知道浮躁是什么意思吗?”我问。

儿子还是低着头,又开始用脚拨弄床底下的足球,说:“柴老师说就是心不安定,上课时心不在焉,写作业时应付差事。”

“你觉得你有这个问题吗?”我问。

“应该有,”儿子说完抬起头,瞟了我一眼,接着反问道,“你不都看出来了吗?”

儿子的坦诚让我感觉很欣慰,因为我一直坚信,能认识到问题,而且不回避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只要找到原因,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你还是很坦诚的嘛,这样就好。”我先是肯定了儿子一句,然后接着说,“要我说呀,浮躁就是心浮气躁,而且心浮是原因,气躁是结果,也就是说,内心不安,于是心浮,人心浮动,然后气躁、急躁,做事就没法气定神闲。心为什么会浮?一定是思想上有问题,你说是不是?”

“嗯。”儿子停下脚下的动作,答应了一声,说,“你说我们这样是不是不正常啊?”

儿子这样问我,说明他其实知道自己有问题,只是没有办法解决,正好需要大人的帮助。于是我想了想说:“浮躁也可以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浮躁的时候,我小学五年级也是贪玩,玩得多了,就没法静心,甚至都不想上学了;大学毕业刚当老师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也特浮躁,连报纸上一篇长一点的新闻都看不下去,后来逼着自己读,才慢慢改了回来。当时感觉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压抑不住的狂躁,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没有信心。”

“对对对,”儿子连声说,“我们就是这种感觉。”

“你为什么会有迷茫的感觉啊?”我觉得才上五年级的儿子还没到迷茫的年龄,于是想让他说说原因。

儿子抬起头看了看天花板,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我说:“其实我们挺羡慕你们那一代人的,虽然生活艰苦,但学校里都在号召大家向前看,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还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你看我们这一代呢?不讲这些了,课堂上,一会儿讲物种灭绝,一会儿讲行星撞地球,河流污染了,冰川融化了,好像地球要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可见,你们当时虽然很艰苦,但心中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呢,现在倒是要啥有啥,可感觉未来一片黑暗。所以越来越觉得没劲,学习也提不起精神来。”

我还是第一次听儿子这么长篇大论,也是第一次意识到他们教育中的负面因素。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在儿子说完以后,也对他说了一大段话:“你能想到这么深刻的问题,确实比我们厉害,我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根本顾不了这么多,能吃上饭就不错了。但是,像你说的一样,我们这一代人是单纯地快乐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越来越好,所以幸福感是很强的。至于你提到的环保问题,包括物种保护,确实是现在的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要有积极的人生信念。咱们要相信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好,因为一代人比一代人有能力,你看你们现在就比我们同龄的时候懂得多,我相信你们能比我们更有成就,也会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与其迷茫没劲,还不如积极应对,在知道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后,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反正积极也是过,消极也是过,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消极呢?不但自己没劲,还让周围的人也变得没劲了。那多没劲呀,是不是?咱偶尔玩一下浮躁就可以了,该干啥还得好好地干啥,那多带劲呢!”

“就是,跟踢球似的,不进攻怎么能阻止失败呢?”儿子精神抖擞地说,说完把被子一掀,准备睡觉了。

卢勤知心话

如何对待老师的点评,如何对待孩子的变化?是不断地追问,还是耐心地引导?就如这个故事,对生命的成长而言,每个人都会经历浮躁。尨尨爸爸用细心的观察、认真的倾听,更用自己成长的经验,同孩子一起发现了原因,解开了心结,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