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不仅仅是一种性格

55.独立不仅仅是一种性格

为了进一步锻炼儿子的独立性,在他升入五年级以后,我们只让他早晨上学时坐那辆与人合租的小班车,放学回家就让他自己坐公交车了。开学前,妻子给他办好公交卡,开学后的两天里,每天下午到学校接儿子,并带着他从学校门口坐车回家。两天下来,儿子就可以自己坐公交车了。其实妻子这么带他纯粹是出于安全考虑,儿子早就会坐公交车了。此前一年多,我弟弟全家来北京游玩,就是由他带着出行的。

儿子开始坐公交车回家不久的一天,我多年不见的一个同班同学来我家作客,妻子在家做了晚饭,我和同学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上学时的往事,气氛融洽而又和谐。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了孩子们的身上。这位同学的孩子更大些,已经上了高中。

“咱老哥俩聊得欢,你儿子怎么没在家呀,他干啥子去咯?”同学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北腔,慢条斯理地问,一如他多年前的风格。

“不知道,”我跟他碰了一杯酒,说,“可能有事吧。”

“是呢,他说今天去同学家玩。”妻子说。

“你这个儿子真是了不得,真独立,咱们多少同学都羡慕你这一点呢。”同学笑着说,“还是你教子有方啊。”

“哪里哪里,因为我从小就离家求学,知道独立性有多重要,所以别的不管怎么样,先把儿子的独立性锻炼出来再说。”我说。

“我们家这是放养,不是圈养。”妻子插话说。

“关键是道理谁都明白,做到不容易呀。”同学说,“国富这一点就挺让我们同学佩服的,说到做到。”

“他那是一根筋。”妻子说。

“弟妹,这一根筋用对了地方,可是大好事啊。”同学看着我妻子说,“不过话也说回来,你肯定也配合得好,要是妈妈处处护着孩子,爸爸也没办法。”

我和同学在家里边喝边聊,一直到将近9点,饭后我们一起坐到沙发上喝茶。

“哎哟,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同学看了看表,说,“已经10点多了,看来今天见不到你儿子了。”

我也想让同学见见儿子,因为这一别,下次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于是执意挽留他,让他再等一会儿。

“儿子这么晚没到家,你们也不着急啊?换了一般人早满世界去找了。”同学关心地问。

我说:“老兄你知道,我一贯的理念就是要让孩子独立,所以从他小时候我们管得就比较严,上了小学以后,就渐渐地放手了,现在他已经上了五年级,我们基本上不怎么管束他。每天都是自己上下学,书包也从来都是他自己收拾。今天周末,他去同学家玩,估计回来会晚一些。我跟儿子约好了,让他小学跑遍北京,初中跑遍中国,高中以后,由他折腾。”

同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国富,你比我小不了几岁,可是教育孩子的理念却先进很多。其实大家都知道要让孩子独立,可是碰到具体情况,就做不下去了,害怕了。比如,现在的世道这么乱,万一孩子要真丢了该怎么办?”

“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哪有那么多的坏人啊?”我说,“咱不能因为怕有坏人,就让孩子缩手缩脚,那岂不是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那要是真碰到坏人,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同学接着问道。

“那也没办法,反正我觉着不能因噎废食。”我说,“对于孩子的自救技能,我们平时也给他讲了不少,他自己就经常看这方面的光盘。这不,就这个。”说完我指了指DVD播放机上的一张光盘。

同学把这张光盘拿起来,端详了一阵,说:“这可真是未雨绸缪啊,你们说是放养,其实是把准备提前做好了。”

妻子接着同学的话茬说:“孙国富做什么事都会比较用心,而且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也是如此。”

“关键是还是你领导得……”同学口中的“好”字还没说出口,儿子“咣”的一声把门撞开了。

“这就是你儿子啊?几年不见长这么大了。”同学站起来跟儿子打招呼。

“叔叔好。”儿子看到家里有客人,赶紧礼貌地打招呼。

“孙士奇,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妻子关切地问。

“我们下午先打了半天篮球,才去的同学家,等完事后坐末班车回来的时候,我就在公交车上睡着了。一直到终点站售票员阿姨才把我叫醒,我只好自己走回来了。”儿子一边放东西,一边说。

“这黑咕隆咚的,你也不害怕?”妻子问。

“走小路危险,我从学院路绕回来的,那边路灯亮,人也多。”儿子说,这是从自救光盘上学来的经验。

同学跟儿子聊了几句,鼓励他好好学习,然后就回去了。在我陪同学到路边打车的时候,他发出了以下感慨:“看来孩子的独立,不仅仅是一种性格,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需要家长用心和提前培养的能力。”

卢勤知心话

道理都明白,做到不容易。孩子的独立首先来源于父母的独立。放手才能放心,放心需要能力。尨尨的父母,在放手孩子的路上,始终没有忘记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他们的自信,来源于平时对孩子细致的培养,一丝不苟的准备。理念需要执行,执行必须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