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你真棒
“妈妈,你们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句话。”2004年暑假开学前的一个周末,儿子在收拾自己的书包和学具,突然指着一本书的封面对我们说。
我拿过这本书一看,浅蓝色的封面上画着一个大大的叹号,叹号的上面和旁边,写着七个大字——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是“知心姐姐”卢勤的新作,妻子特地买回来的,她还没有把这本书看完,放在客厅的小书架上,儿子在收拾东西的时候看到了。
“儿子,对不起。”我看妻子还一时无言以对,就赶紧先道了个歉,说,“我们确实很少对你说类似‘你真棒’这样的话。那是因为我觉得你可以做得更好,等你足够优秀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这样夸你的。”
“爸爸还没空看这本书,我看了一部分了,”妻子回过神来说,“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主持人,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她讲的故事,有很多小朋友碰到问题还给知心姐姐写信呢。在这本书里,知心姐姐的核心思想是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用爱和亲情激励孩子成为最棒。我和爸爸也聊过,我们之前对你管得确实比较严,对你夸得比较少。”
儿子“哦”了一声,把这本书放回了原位,挑选出几本自己的书,回屋里继续去收拾他的东西了。
妻子和我对视了一下,我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拿起这本《告诉孩子你真棒!》,快速浏览起来。
我一边翻书,一边思考。从儿子一出生,甚至在他没出生之前,我就下决心把他好好培养一番,希望让他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因此,一直以来,我没有放松对他的要求和管教,尤其是在品德和习惯方面,更是言传身教,不敢懈怠。可能是教子心切的缘故吧,在别人眼里,我就是对儿子要求过严,父亲也曾善意地提醒过我,但我并没在意。
当在目录里看到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中有一种就是“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时,我被触动了。联想到以前还曾对儿子呵斥和苛责,我深感愧疚。
“看来咱们确实需要改一改方法了。”我小声地对妻子说,“我们总是对儿子提要求,可能没特别关注他的心灵成长。”
“那倒也不是,我把这本书基本看完了,发现咱们在很多地方做得还是不错的。”妻子对我说,“比如给孩子尊严、肯定、自由、梦想等,在孩子情绪宣泄、适度磨难方面也还可以,就是在包容和赞美,尤其是赞美方面,咱们有所欠缺。你看,在给孩子创造环境方面,我们也还可以,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咱们又工作努力,积极向上,这都是对孩子有正面作用的。”
“可是,刚才儿子这么说,一定是对咱们有所期待。”我说。
“那是肯定的。”妻子说,“儿子不是个对咱们随便提要求的人。所以看了知心姐姐这本书,我觉得正是时候。以后咱们得注意多夸夸他呢,免得老提要求让他感到压抑。你看儿子都要升四年级了,学习和品德一直都是优秀,也该得到咱们的赞美了。你刚才还说等人家优秀了再夸呢。”妻子说,“父亲的赞美更有力量,你得学会夸儿子。”
我感觉妻子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了,于是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责己从严,我能做到,但对孩子确实还应该再宽容一些。今天儿子给咱们上了一课,一会儿得好好感谢他呢。”
说到这里,儿子正好从房间里出来了。
“孙士奇,你收拾完东西了?”我问道,儿子肯定地答应了一声。
“儿子,你太棒了!”妻子伸出大拇指说。
儿子耸了耸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站起来拍了拍儿子的肩头,说:“儿子,你真的很棒。从小自己收拾东西,学习好,品德更好,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今天你说的话,让我们,尤其是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你刚才在屋里收拾东西的时候,我翻了翻这本书,也跟妈妈交流了一下,意识到我在教育你的过程中,对你确实要求得多,表扬得少。所以,从今天起,我会好好地把这本书看完,也会对你多加赞美,虽然用词不一定都是‘你真棒’之类的,但一定是实心实意的赞美。今天,我先对你说,儿子,你真棒!”
儿子腼腆地笑了。
从那以后,我认真地把《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读完了,并且在看到儿子取得任何成绩时,都给予了及时的赞扬,儿子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卢勤知心话
告诉孩子你真棒,告诉世界我能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孩子的有效夸奖是一种心理按摩,让孩子自信而自强。赏识与夸奖,在教育中是一门学问,如何适时地夸,如何适当地夸,父母也需要学习,需要从书本中学,从前辈处学,从各种不同的优质渠道去学。及时纠正偏差,完善教育方法,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