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的特征

二、清洁生产的特征

由清洁生产的定义不难看出,清洁生产具有以下特征。

1.预防性

“预防优于治理”是清洁生产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清洁生产是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对工业产品生产从设计到产品的生产、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使用直至产品废弃后的最终处置,都给予全程控制和预防。因此,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有着本质的不同。

2.全面性

清洁生产不仅要求考虑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要求考虑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如此,清洁生产还要求两个“全过程”控制:其一是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控制,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品产出、使用直到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其二是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对产品设计开发、规划建设、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实施控制,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创新性

清洁生产在观念和思维上的创新,增强了清洁生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清洁生产改变了传统的不顾费用有效的思想和单一末端控制的方法,对污染物实行费用有效的源削减。清洁生产认可原料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但更加强调节约、洁净利用。只有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够被节约、洁净、有效地利用,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4.效益性

清洁生产是一种从源头治理污染的方法,追求把工业污染消除或削减在工艺生产过程中,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起来。与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不仅可以治理污染,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受到企业的青睐。清洁生产要求人们树立新的效益观,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利润、质量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利润、质量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服从环境保护。可见,必须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5.全球性

清洁生产绝不是一厂、一地、一国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需要全球人类的共同参与。清洁生产着眼于全球环境的彻底保护,为人类建设一个清洁的地球。清洁生产的全球性特征提示人们:只有一个地球,污染是没有国界的!只有人类与自然和睦、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得以持久发展。